智慧,为朝廷引荐贤能之士,此亦不失为对国家之贡献。”
金茂闻言,心下黯然:“文若高风亮节,实乃我大汉之幸。你既有此志,我岂能强人所难。便依你所言,你我内外相辅,共筑我大汉铁壁铜墙。你且安心,朝廷之门始终为你而开,待时机成熟,必有重任相托。”
荀彧离去后,金茂问政于贾诩,后者对于设立军机处的事情举双手赞成,并且主动要求成为其中一员。
两人前后态度的差距,让金茂心中稍稍有些触动,荀彧还年轻却死活不肯出仕,贾诩半截身子入土,仍然活跃在第一线。
谁又能知道贾诩内心的想法,他最灵通的便是消息,既然知道荀彧拒绝了任命,他再拒绝,找死吗?
真当所有人都是荀彧啊,那是吴王的白月光,怎么来都行。
换个人试试?
试试就逝世!
真以为吴王脾气好啊。
于是,第一位军纪大臣贾诩出现,拖着老朽的身躯每日勤勤恳恳地帮忙处理政务,没有发生一丝错误。
金茂忍不住为贾诩点赞,但看到其浓厚的黑眼圈,金茂觉得还是再找个人来帮忙比较好。
正好上次建设局考核还有五人没有任命,金茂全都拉来给贾诩打下手,果然,大大减轻了贾诩的负担。
有趣的是,金茂特意嘱咐贾诩要多多留意司马懿这个人。
然而,贾诩是什么人?
就算知道司马懿野心很大,但他干嘛要冒着两边得罪的风险,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此后多年,司马懿都没有露出一丝反意,也不知是贾诩威慑力强大,还是金茂防得好。一位军机大臣肯定不够,随着摊子越来越大,金茂精力有限,能够处理大事就不错了,零零碎碎的小事,不如丢给大臣们处理。
可第二人用谁呢?
戏志才不行!
扬州、徐州都在他肩上担着,脱不开身。
虞翻更不行!
一个东北军团就把虞翻给整得苦不堪言,能力有限。
荀攸还在建设豫州、兖州,任务也不轻。
周瑜更不用说了,益州及其周围势力,包括凉州治安全都归他管。
年纪轻轻,身体倒是不用愁,可经验、阅历都不如前辈们,周瑜只能拼了命地努力,更抽不开身。
算来算去,也就早期的顾雍、阚泽还能用一用,张昭、步骘也不错。
可河北四州也要人去治理,顾雍统筹,张昭、步骘辅佐,勉强够用。
剩下的阚泽更是大忙人,脚不沾地的那种,荆州太学建完,又要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