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刘协=白手套
洛阳怎么样,金茂并不感兴趣,河北科举第一届炸出不少大鱼,各行各业的基层人才也不少,进行一番思想教育就能投入到国家建设中。
原本十六强的墨家、道家代表以及接触者,也全都被金茂留下来任职。
什么?
墨者不愿做官?
那就进厂!
道家老庄派一心修道?
先把火药整出来,否则把道观全拆了。
诸子百家就没有能逃脱幸免的,最次也得当个印刷厂工人,怎么说也是读过书的人,总比大老粗们好用。
来参加辩经盛会的人也没想到金茂竟然是这样的暴君。
来的时候好好的,现在想回都回不去!
建安六年(201),七月。
河北第一次科考完美落下帷幕,选拔各类学子、新科进士共三万余人,筛选后,仍有一万三千余学子愿意为新时代效劳。
至于剩下的一万七千余人,则被金茂全部送进洛阳。
还美其名曰,汉室忠臣就该陪伴皇帝左右。
九月。
洛阳秋收。
刘协十分感概地跟陆逊再一次进行收割比赛,附近有许多茫然的士子,也有转变观念的老学究。
但终究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并不认同刘协的与民同耕理念,坚持自己那一套思想。
夕阳西下,陆逊直起腰,喊了声:“陛下,时辰不早了,该回去了。”
刘协从另一侧冒出头来,道:“又一日过去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陆逊凝望夕阳,犹记得进洛阳前金茂对他说的话,他并不后悔做出那样的决定。
义父身边谋臣如云,武将如雨,又有诸葛亮、庞统等一众新生代崛起,不会出现断代的问题。
反观刘协处境艰难,不被老一辈认可,也不被新时代学子所认可,两边不是人。
但陆逊知道刘协心中的志向,这是个极其骄傲的人,有自己的坚持,陆逊也想为刘协出一份力。
“陛下须知源远流长的道理,事不能一蹴而就。”
刘协笑骂道:“好你个陆伯言!得了天下第八的头衔,竟要教训起朕来了?”
陆逊谦虚道:“哪有什么天下第八,虚名罢了。”
刘协摇了摇头,眼神中却闪烁着对陆逊能力的认可与欣赏:“你太过自谦了,陆伯言。你的智计与胆略,在朝中乃至天下皆是有目共睹。朕的困境,或许在你眼中,正需那份‘源远流长’的智慧来化解。”
言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