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最可怕的敌人来自内部,道家和墨家的伎俩就那么几招,反倒是脱胎于儒家的荀家和法家最难搞定,他们最懂儒家的弱点。
腊月初八,吴王金茂让各家选出代表,并告知所有人,这次辩经将会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
赛制按照擂台赛、淘汰赛、八强赛、半决赛、总决赛的形式进行。
最终获得冠军者将享有一年免喷权,各学派见了冠军都得低头行礼,称一声大师。
既然是第一年举办,那肯定就有第二年、第三年…
金茂准备将这件盛事,每年都举办一次,不为别的,就为诸子百家再次兴起。
就算有糟粕,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只留下精华。
各派都是读书人,哪还看不懂金茂的骚操作,要不是评委是三万学子,大家伙早就不干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腊月十五。
汉末第一届经史辩论赛正式打响。
预选赛分为一百个场次,每个场次都有三百名学子,每名学子对辩论双方都可投一票,也可弃权,全看双方的辩论精彩与否。
每场只要获得一半以上的票数就能晋级,进入淘汰赛。
打擂的规则也很简单,只要能说服台下学子,就算挑战成功。
也就是说,要是每个场地都有辩论,那就有两百个学派。
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学派,但有这么多人,其中儒家学派人最多,自然最占优势。
但不管哪个学派,都得靠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从擂台赛进入淘汰赛。
当然,擂台赛一开始就有两名代表对擂,若是有人觉得台上的人不过如此,便可登台挑战,就算是台下的学子也能登台一战。
看起来十分混乱的赛制,实际上也真的混乱。
好在金茂每个擂台设置了时间限制,一个时辰后,就会有一个结果,到底是超过两人晋级,还是少于两人晋级,只能拭目以待。
很快,第一次擂台赛结果出来了。
三万学子竟有三十五人挑战成功,其他各学派共有四百五十三人挑战成功。
要知道,这三万学子可全都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人,最长学年还不到三年,竟也有天才存在。
金茂特意接见了这三十五人,出言勉励几句,可把这些学子给高兴坏了。
他们这么努力的学习,不就是为了有一天在吴王殿下面前露脸吗?
这次梦想实现了,接下来就只需要爆发自己的小宇宙,跟各学派拼了!
可惜,天才只是敲门砖,第一轮淘汰赛,三十五人就无一幸免,全遭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