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能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逆性的技术。同时,鼓励并资助有志于农业的青年才俊,培养新一代的农业专家,为国家的农业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此外,我认为还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等自然灾害。”周忠继续阐述他的见解,语气中充满了对农业未来的憧憬。
“周大人所言极是,这些措施不仅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赵温深以为然。
不管两人如何商量,唯独忽略了洛阳附近百姓仅有二十余万的事实,而京官老小加起来可不止万人。
再加上军队、维护治安的吏员,林林总总快两万人。
九个百姓供养一个官员?
这怎么养得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人说话也没那么多官话,更贴近现实。
“我听说太尉的侄儿周益州深得吴王殿下信宠。”
赵温假装喝醉地问道:“太尉可有门路去往荆州拜见吴王殿下?”
周忠“醉眼朦胧”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到万不得已,我作为长辈岂有去求晚辈的道理?”
赵温心中暗自思量,太尉周忠此言虽带几分醉意,却也透露出几分老练与深沉。他深知官场规则,即便侄儿在吴王面前得宠,自己身为长辈,也不宜直接借势,以免落人口实,坏了家族名声。于是,赵温换了个角度,试探性地说道:“太尉言之有理,家族荣耀自当由后辈们去争取。不过,这世道风云变幻,我等身为朝中重臣,若能适时为后辈铺设些道路,也未尝不是一种福泽。想那吴王殿下,英明神武,广开才路,若太尉府中有合适的人选,能得殿下青睐,岂不美哉?”
周忠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轻轻放下酒杯,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赵大人所言极是,家族兴衰,确需长远计议。只是,这朝中之事,复杂多变,每一步都需谨慎行事。至于我府上,若有可造之材,我自会留心培养,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赵温见周忠态度有所松动,心中暗自欢喜,他知道,周忠这样的老狐狸,不会轻易透露底牌,但今日这番对话,至少为他日后的布局埋下了一丝伏笔。
于是,他顺着话头继续道:“太尉高瞻远瞩,赵某佩服。说来也是,朝中之事,确实需步步为营。不过,我观近来朝局,似有变动之兆,太尉可有何高见?”
周忠轻轻摇了摇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朝局如棋局,变化莫测。我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