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水师的一万人补满。
其次荆州、扬州、益州三地水师将统一新兵制。
今后新兵进入军队,会按照个人意愿分配进入陆军或者水军,各主力营的精锐士兵也只会从这里选出来。
此外,荆州招过五万兵,下一个招兵的地方就到益州,数量也是五万。
只不过,还没到时间。
等到明年,也就是初平五年(194),那时周瑜应该差不多掌握整个益州,正是民心所向之时。
这匹兵员招满后,再下一批兵员会放给屯田军。
这样一来,军队人数将超过二十万,如果算是退居后方的郡县兵,恐怕会达到恐怖的三十万大军!
如果还要招些骑兵,那将超过三十万大军!
这全都是职业兵,不是那种未脱产的农民兵。
真到那个时候,天下也就太平了。
不过,想要供养如此巨量的军队,每年粮草辎重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按照平静每人二石每月算,三十万人一年就要消耗七百二十万石粮食!
虽然益州、荆州都是产量大区,但也经不住这般消耗。
要是再算上军饷、抚恤等福利,翻个倍。
一千四百四十万石粮!
这可是每年固定消耗,风调雨顺的年份还好说,要是遇到个灾年,收成锐减,军队没饭吃,就算金茂的威望再高也非常影响士气。
因此,目前四州之地,养活二十万职业军队就是极限了。
要想养活三十万大军,一方面要开发交趾郡等能三熟的地区。
另一方面至少需要占领一半的华北平原,也就是黄河以南的全部区域。
这是一项艰巨的人物,它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松,因为黄河水资源非常匮乏,一年只有六个月的时间充沛,剩下小半年,别说开船进去,百姓用水都是个大问题。
届时,水军的作用将降到最低,而陆军又不能全靠步兵推进,越往北,骑兵的作用就越明显。
换而言之,北方天然对金茂具备压制效果,要想一统中原,除了限制袁绍等诸侯的发展,还需要大力发展骑兵。
但是骑兵并没那么容易培养。
熟练的骑兵都是别人家的,自家要培养少说得一年小成、三年大成。
此外,战马又是个大难题。
早先的第一、二批战马年龄到了,无法当任前线重任,只能退居二线,送信甚至拉车。
这就使得金茂的骑兵部队一直难以突破五千之数。
边市每年只能提供不到一千匹战马,杯水车薪,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