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荀衍说话便捂住脑袋道:“该死,这头痛又犯了。”
“休若无怪。”
“刚刚都是无心之言。”
荀衍叠手作揖道:“主公若欲救回陈公台,此事需要跟大将军面谈才行。”
曹操闻言,眉头紧锁,目光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他深知荀衍所言非虚,但心中那股不愿受制于人的傲气却让他犹豫不决。
沉默片刻后,曹操也不装头疼了,缓缓转过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郁郁葱葱,沉声道:“与大将军面谈,无异于将自己置于案板之上,任人宰割。”
”然而,公台与我情同手足,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落入敌手而不顾。”
“两难啊!”
荀衍看着曹操萧瑟的背影,于心不忍。
他轻声上前几步,站在曹操身旁,以更加温和而坚定的语气说道:“主公,您之胸怀天下,志在千里,非一般人所能及。”
“荀衍深知,您所忧虑的不仅是公台的安危,更有大局的稳定与未来的走向。但请主公细想,与大将军面谈,未必全然是劣势。”
“其一,此举可彰显主公之诚意与气度,让天下人知您非但英勇善战,更兼有智谋与担当。”“其二,大将军虽手握重兵,然其心中亦有顾虑,或许正借此机会试探主公之意,双方或可借此契机达成某种默契,化干戈为玉帛。”
“其三,若真能救回公台,不仅保全了兄弟情谊,更能在军中树立威信,让将士们看到,无论何人,只要忠于主公,便不会被轻易舍弃。”
这些道理,曹操未尝不懂,也没转身,静待荀衍后文。
荀衍继续说道:“我听说前荆州牧刘表曾为了得到南阳郡,将驻地开发给大将军。”
曹操豁然转身,双眼如钩子般死死盯着荀衍。
后者脸上并无惧色。
荀衍在说出这番话前,就想过结果,既然敢说出来,就不怕曹操起疑心。
他继续说道:“虽然刘表功亏一篑,但过程非常顺利,荆州军鼎盛时期,从两成着甲到五层着甲,不可谓兵锋不盛。”
“主公也可仿刘表故,让大将军驻军进淮陵县面谈。”
“如此一来,既能彰显您的胸襟气魄,又能挽救陈宫于危难。”
曹操看荀衍的眼神都变了,冷声质问道:“此计恐不是出于你之手,而是你仲弟荀彧之手吧?”
“不错。”荀衍十分坦然地承认,他确实没有这种战略眼光,也知道荀彧不怀好意。
但计策要看谁来用,在荀衍看来,刘表之流怎么能跟曹操相提并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