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粮,钱粮!”
金茂烦躁地一脚将案几踹翻,惹得大堂外的亲兵卫还以为有刺客,一个个拔刀冲进来,大喊着:“保护主公!”
更外面留守的赵云、黄忠等人闻讯赶来,短短几分钟时间,公堂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
“刺客在哪?”
“刺客何在?”
金茂恶狠狠地瞪了眼最先冲进来的亲兵卫,此人名叫霍峻南郡枝江人,今年十六岁,十五岁参军,颇有天赋,一路靠军功,从新兵营晋升到亲兵卫。
可能是刚获得金茂赏识的缘故,想要表现一番,却没想到闹了个乌龙。
“仲邈(霍峻表字),谎报军情,念在你初犯,下去自领二十军棍。”
霍峻满脸苦色地应道:“喏。”
引来亲兵卫一阵哄笑,推推嚷嚷地送霍峻离开,显得感情极好。
一场闹剧,让金茂轻松了许多,思维也变得灵敏。
先前刚处理完资本家的事,现在又遇到救济山民,金茂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出结论:“我为何不当一回资本家?”
吴郡能种,但吴郡汉民不愿意种,那能不能迁移部分山民去吴郡开垦荒地种?
反正都要安置,为什么不能压榨一下劳动力?
金茂将这个想法,跟戏志才一说。
“妙啊!”
戏志才根据这个想法,举一反三:“荆州、益州、交州也有适宜种植的荒地。”
“可引导愿意下山的山民们,大规模种植。”
“如此一来,山民的问题解决了,的问题也解决了!”
“最重要的是,还能产出大量的!”一箭三雕!
至于能干什么,工业的摇篮有木有!
扯远了,做的被、衣能很好地抗冻,冬天穿暖和了,不就等于粮食消耗变少了嘛。
变相等于增产!
然后,二人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次日。
金茂决定二人的智慧尚短,让戏志才给四州的主要头头们,都发去问询函,集思广益。
…
五月。
一只船队从扬州吴郡曲阿县北上广陵郡。
如今广陵郡治搬到了淮阴县,广陵县成了一座重要的工业资源城市。
工业还在萌芽阶段,野蛮生长不可避免,只要不触及根本利益,不阻碍生产,金茂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数小问题都选择无视。
自从黄祖跟陆儁的事传出来后,曲阿县、广陵县的领导者们也都非常识趣,给工匠们纷纷涨俸禄。
使得原本就是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