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刘焉刘表联合董卓
刘焉从益州逃出,来到长安城,就被拜为太尉,名义上统领全国的武将。
实际上,也就统领其麾下两万出头的军队,还参差不齐,精锐甚少,徒有其表。
张鲁、张修等将领有封为中郎将的,也有成为校尉的。
反倒是刘焉的四个儿子,刘诞、刘范、刘瑁、刘璋,得了大便宜。
老大刘范原为左中郎将,现封为荡寇将军。
老二刘诞原为治书侍御史,现封为御史。
老三刘瑁封为平寇将军。
老四刘璋拜为议郎。
别看议郎只是个言官,实际上这是晋升光禄大夫或者外放郡守的必经之路,算是个跳板。
光禄大夫就是九卿预备役。
刘焉四个儿子中,刘瑁类父,颇有刘焉的风范,刘范继承了刘焉的武勇,刘诞继承了刘焉的智慧,刘璋啥也没继承。
但是刘焉最疼爱的却是小儿子刘璋,因为刘璋孝顺。
早先,刘焉入蜀时,只带走了老三刘瑁,这就是刘焉作为父亲的另一面。
望子成龙!
可惜,时间短暂,刘瑁没能完成历练发生蜕变,不然,刘焉岂会败得这么惨。
好在盘踞长安的董卓元气大伤,给了刘焉可乘之机。
不过,刘焉并未像前任忠臣王允那般,傻乎乎对董卓发起自杀式进攻。
得到太尉之职后,刘焉又玩起了益州时的那套,听调不听宣。
这可把皇帝刘协给气得够呛。
然后,刘表来了就倒大霉,不仅没有捞到一官半职,还被刘协怀疑其跟金茂是一伙的。
到最后,刘表靠着惊人的人脉关系,捞了个九卿,大鸿胪。
原大鸿胪杨彪再度成为三公之一的司徒,也就是原王允的官职。
说实话,杨彪接到任命的时候,腿都在打颤,这不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吗?
前任司徒王允死了还没一周年呢,这么快就换他来了?
这天。
刘焉在太尉府大摆宴席,宴请刘表,与会人员还有司徒杨彪,司空朱儁。
酒也喝了,肉也吃了,美女也看了,刘焉说:“今日主要商议一下如何稳固长安,并联合各地诸侯,共同对抗董卓的残部了。”
“杨司徒、朱司空,你二人皆为朝中重臣,更应发挥表率作用,共同为朝廷的安定与繁荣尽一份力。”
“我等当齐心协力,共扶汉室,驱逐奸邪,恢复中原之繁荣。”
言罢,四座皆默然,各自心怀鬼胎,但面上均表现出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