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然转身,剑指皇甫嵩道:“我倒是谁,原来是议郎皇甫义真!”
“今日,你想要尝尝我的剑锋利与否?”
皇甫嵩缓缓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扬起须发皆白的头颅,对着小皇帝刘协三跪九拜。
“陛下恕罪,老臣不能再侍奉您了!”
而后皇甫嵩站起身,傲然面对董卓道:“董仲颍!今日我就以我的血,来给你制造一点麻烦!”
“来吧!”
“来杀我!”
皇甫嵩在凉、并地区享有盛誉,董卓要是罗织罪名,以政治手段杀了倒没事,可要是明目张胆地杀掉。
那就不止是后院起火那么简单,手底下很多将领都会背叛他。
比如段煨,这些“凉州三明”的门生故吏们。
董卓知道这一点,可不杀皇甫嵩就难以下这级台阶。
“真当我不敢杀人耶?”
董卓三两步就冲到皇甫嵩面前,一剑入喉。
“皇甫嵩!欺君罔上!罪该万死!”
“今日我替陛下杀之!”
鲜血撒在未央宫大殿之上,逐渐汇聚成小溪流,蜿蜒流向诸位大臣脚边。
“还有何人有异议?”
董卓顾盼睥睨,无人再敢与其对视。
董卓再度上表,刘协哭着同意了。
接下来的朝会就成了董卓的一言堂,或者说分封大会。
“表董昱为前将军!”
“表牛辅为后将军!”
“表董璜为左将军!”
“表徐荣为右将军!”
董承、董越、段煨、杨定、吕布为杂号将军。
李傕、郭汜、张济、李蒙、王方为中郎将。
张辽等都尉全部升为校尉,杨奉等司马全部升为都尉。
以此类推。
董卓军上下,集体往上提一整级。
皇帝刘协无有不准。
一时间,董卓军上下齐心,士气从未有过地高涨。
三月初五。
洛阳,南宫。
董卓单独召见被提拔为尚书令的李儒。
“文优,即日起迁都!”
“如今正是最好的时机,但我担心金茂小儿要生事、阻挠。”
“你可有办法,最大限度确保我军撤回关内?”
经过这几个月的大战,董卓也认清了现实,他输了!
再拖下去,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因此,董卓准备孤注一掷,要是能成功携带皇帝逃回长安,那就还有救。
要是逃不回去,大不了鱼死网破!
拜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