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下次董卓必败!”
在场众人无不是老油条,哪个能被三言两句煽动,附和起来也是有气无力。
公孙瓒更是公开唱反调:“我怎么听说骁骑校尉曾在剿灭黄巾蚁贼时,担任骑都尉。”
“我记得那时,董卓也不过是个校尉,后来我师卢植将军被阉贼陷害,才靠着关系升任将军。”
“曹校尉怎么会不知董卓狡诈?”
公孙瓒笑着说道:“就连我这个偏远之人都知道,董卓此人善骑战。”
“骑战最精要的是什么,曹校尉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番话,不是在打曹操的脸面,而是打了袁绍的脸!
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骑都尉出身,能不懂骑军要领?
真正不懂的人是袁绍,读过几部兵书就自以为带兵打仗不过如此。
公孙瓒就是在嘲讽袁绍不知兵,还能当上关东联军盟主,同时也小小抒发一下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间的矛盾。
卢植就是古文学派代表人,公孙瓒作为卢植学生,当然也是同一派,而在座的其他人无不是今文学派的代表。
就算孔融也是!
这其中的道道,袁绍哪能不清楚,公孙瓒就想踩着他的名头获得名声罢了。
“北平太守所言极是。”
不用曹操开口,袁绍主动向公孙瓒发动攻击:“敢问北平太守可有良策教我?”
公孙瓒高兴地出列抱拳道:“我有一计,可破董卓十万大军!”
没想到对方还真有计策,袁绍面上不惊不慌地问道:“何计?”
公孙瓒伸手指着南边道:“豫州刺史孙坚正在攻打大谷关,我等可派遣使者前往查看。”
“若是孙豫州攻下大谷关,则虎牢关不攻自破。”
“就算孙豫州没有攻下大谷关,以我对他的了解,必然会猛攻之。”
“董卓要是丢了大谷关,那洛阳便近在咫尺,我等只需一鼓作气,就能攻如洛阳!”
这条计策中规中矩,但好用啊!
曹操都忍不住要起身赞同。
不料,袁绍嗤笑道:“这就是你的计策?”
“要我等十二路诸侯,去等个江东匹夫的好消息?”“北平太守,你也不怎么样嘛。”
此话一处,顿时引起诸侯们哄笑。
公孙瓒被气得脸红脖子粗,愤然拂袖离去。
曹操想起身去挽留,却被袁绍强行按下。
等到会议结束,曹操再去寻找公孙瓒时,哪还有其人影。
公孙瓒总共带来五千骑,没有步兵,来去自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