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美人于后宫自杀,陛下念其入宫两年,照看有功,以嫔位之礼下葬。
正永六年,十月初十。
郑毅的身影,出现在了天寿山下的一座大型校场。
天寿山,在郑毅的授意下,早已经逐渐转变为了新军训练营。
大约两年前,郑毅在工部研发出火绳枪之后,便已经动了训练新军的想法。
在他的设想中,新军完全仿照我军制式与大虞实际情况转化而成。
以师团营连而制,一个师约有一万余人,由四个团组建而成,每个团约有三千人左右。
而且配备的则是更先进的燧发枪!
早在一年之前,工部就在郑毅的设想下,研发出了燧发枪。
相比较于以前的火绳枪,燧发枪的质量更高、准度更准、射击距离也更远。
除了燧发枪外,每个士兵还会配备50发子弹、20把木柄手榴弹、以及能装置在燧发枪枪端的刺刀。
每个团配备100架红衣大炮,由专门训练的炮兵维护和保养。
郑毅并未组建专门的炮兵团,原因除了大炮数量稀少外吗,还有如今的大炮重量实在是太重了,机动性大大降低。
如此一来,还不如将红衣大炮平均分配给新军各团,由他们自由使用。
如今的兵工厂,在郑毅的大量钱财硬砸和招揽流民双管齐下作用下,已经有两万余工人。
每日生产出来的燧发枪、火药、子弹、手榴弹和红衣大炮,都是一个庞大的字数。
而这些火炮、枪支、手榴弹等热武器,除了一部分发放给禁军、神机营、苗修、石黑狼、徐牧军等人的部队下。
超过七成消耗,全都在新军之上!
郑毅,组建了足足五个师的新军。
加上辅兵、辎重兵,新军数量足有十万余人!
十万余手持燧发枪、更有火炮支援的近代化军队,不知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会造成何等冲击?
而且最主要的是,除了这五万余人训练了两年之久的新军外,他还在这两年内不断的招收流民,训练新军。
第二批、第三批新军如今依旧在训练,再过两年,将会是他们的舞台!
第二批,八万人。
第三批,十五万人!
这,已经是郑毅当今内库加上皇家商会所有流动资金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必须要拉出去练兵,检验其成功,而且还要剿灭那些世家、地主,以弥补皇家损耗。
郑毅缓缓走上讲台,面对他的则是一排排立正整齐、眼神火热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