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愿意前往南方的族人是勇者也是强者。
李牧猎狼人的名声源自于一次次击退匈奴,一次次俘虏不少的匈奴。
所以对于匈奴来说闯过雁门关是一次大劫,进入雁门关后躲避追捕又是一次大劫。
因此对于匈奴部族来说,愿意前往南方的是勇者,因为他们悍不畏死。
至于称他们为强者,是因为他们会带回大量物资,用于过冬。
但是,对于中原百姓来说,这些匈奴无疑是刽子手,是恶魔。
李牧看着被俘虏的六万多匈奴,他陷入沉思之中,这些人在匈奴部族之中属于青壮年,但是人的成长很快。
再加上,匈奴骤然少了八万人,他们原本贫瘠的物资一分配,反而可以让他们渡过寒冬。
寒冬一过,匈奴部族之中的少年就成为了新的主要劳动力。
因此李牧忽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这种想法来的突兀,却在李牧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那就是,劫掠匈奴。
李牧的想法很简单他与匈奴打交道的时间不短,他很清楚匈奴牧民的过冬小妙招——提前打牧草与干柴。
因此李牧清楚,一旦找到牧民聚居地,他可以带回不少牛羊,让不少匈奴部族难以渡过这个冬天。
只是草原辽阔,李牧难以寻找到牧民的聚居地,而且这种行为确实有些阴损。
不过李牧一想到这些年匈奴的南下劫掠,他瞬间没有了负罪感,就是这个计划难以实施。
天气寒冷,除了这群低配版龙血战士可以不用穿戴厚重衣物外,其余士兵难以抵抗寒冷。
而且匈奴的聚居地藏的很好,或者说即使是大型聚居地,也是分散居住地模式。
很多次李牧派出斥候探查,得到的结论都是找不到匈奴的大型聚居地,只能找到零零碎碎的牧民居所。
这就是文化差异,事实上斥候找到的地方就是较为大型的聚居地。
真正分散的民居,那是要跨越好几里甚至好几十里才能找到第二户人家。
牧牛羊需要的草地面积不小,所以牧民很少居住的很近。
当李牧有了这份心思之后,他便难以压制这种想法。
于是将匈奴俘虏分散收押之后,李牧与桓齮进入雁门关内协商。
“桓齮将军,末将有心命令那些龙血战士进入草原扫荡匈奴,掠夺牛羊马匹,不知桓齮将军意下如何?”
“这?”
桓齮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李牧这个浓眉大眼的会玩这一手,不过慈不掌兵,李牧的想法他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