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的想法。
公孙策只能尊重,毕竟除了鬼谷子以外,半步天人合一境界的四人之中只有荀子有清晰的认知。
章台宫之中,嬴政开始对着公孙策讲述后续攻占魏国的思路。
“公孙先生请看。”嬴政拿起手边的木棍开始在七国地图之上指点,“我军已经攻下韩国与赵国,只待攻下魏国,昔年三晋之地,已经尽归我手。
只是,此刻我军势大,已经引起燕国、楚国的唇亡齿寒,因此,我欲先派遣王贲进攻魏国。
同时派遣盖聂先生、卫庄先生与蒙恬南下抗楚国,不求攻城掠地,但求防守得当,不使我军腹背受敌。
而王翦将军则继续北上攻打燕国,防止燕国出兵。
杨端和将军留在赵国继续完成迁徙之事。
李牧将军与桓齮将军前往雁门关防范匈奴南下,同时尽可能捕获匈奴……”
公孙策听着嬴政的安排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以公孙策对于嬴政的了解来看,嬴政此刻心里似乎压着事情。
“阿政,除了公事外,是不是还有私事想要问我?”
嬴政高谈阔论的趋势一顿,随后换成些许无奈的语气。
“亚……吕不韦,在封地之时经常接触其余四国的使者,我有心将他牵往蜀地,阻绝他与四国使者见面的机会。
但是,以我对于他的了解,只怕他会认为这是警告。他会认为我的意思是只要你自尽,便不会连累家人。”
公孙策看了一眼嬴政,思忖片刻,给出一个让嬴政有些意外的回答:“那么就让扶苏去宣诏,如何?”
嬴政微微颔首,道:“先生之建议绝妙,希望吕不韦莫要曲解我的意思。”
“吕不韦此刻心灰意冷,纵使他没有曲解阿政的意思,未必不会因为从巅峰落下,接受不了这个落差而选择了此残生。”
嬴政沉默不语,他对于吕不韦的感情很是复杂。
吕不韦在早期确实对他不错,有认真教导他为政之道,可是吕不韦掌权太久,迷失在权力之中。
“公孙先生认为何时传诏最佳?”
“年节最好。不过,昌平君之事,阿政准备的如何?”
“昌平君!”嬴政眼神逐渐危险,“自然是早有准备,若他有异状,罗网与影密卫的人手会立即将他拿下。”
大概是公孙策玩杀人诛心玩习惯了,嬴政多少也沾点。
昌平君此刻还在自鸣得意,他认为他的人手已经逐渐渗入秦国,他会在秦军攻楚时给秦国一份大礼,然后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楚王。
昌平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