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看着这些竹纸,随意取出一张,将竹纸放在桌上,随后开始随意书写。
“烘焙几工青渐黄,轻明百幅叠裳。
何消才子题诗外,分与能书题画郎。”
公输仇不知何时走入前厅,站在公孙策身旁看着公孙策书写的诗句,缓缓念出。
念完之后,公输仇拍了拍手。
“妙啊,公孙太尉才思敏捷,笔走龙蛇,上品。”
公孙策笑了笑,在木盒之中的取出一只新的钢笔式毛笔递给公输仇。
“公输家主帮忙看看,这东西方不方便量产?”
公输仇接过钢笔式毛笔,不消片刻,公输仇已经完成了拆解工作。
“此物颇具巧思,但是不难量产,公孙太尉是希望此物作为新的书写工具?”
篆刻文字竹简的制作,就是将木条蘸取墨汁在成品竹简先行写下文字,随后利用刻刀根据墨痕篆刻。
篆刻完成之后,再涂一遍墨汁,让墨汁渗入文字之中。
竹简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发现丝绸和风干的兽皮也可以作为文字的载体。
但是丝绸产量低,而且价格高昂,难以用作平常的文字载体。
兽皮更多的用来防寒,冬天严寒,这个时代又没有,鸭绒与鹅绒没有人想到可以灌入衣服之中防寒,加上鸭子和鹅的产量也不高。
而且,有些动物的皮上也有纹路,不方便书写,所以兽皮在这个时代用作防寒衣物的时间较多。
羊皮纸倒是有使用的迹象,但是羊皮纸和丝绸一样都是用来传递重要情报。
因此竹简在不短的时间之中都是主流的文字载体。
公孙策拍了拍手,陈胜、吴广一同抬着一个巨大的木箱走进前厅。
“咚!”
陈胜与吴广放下木箱之后,公孙策对着公输仇一摆手,示意对方可以打开看看。
公输仇打开木箱之后发现木箱之中都是小铜块,每一个铜块之上都刻着一个繁体单字。
公孙策将使用过的钢笔式毛笔递给公输仇,公输仇接过毛笔在铜块之上一抹,随后按压在一张竹纸之上,留下一个“公”字。
公输仇顿时眼前一亮,以他的眼力不难看出,只要将这些铜块排列组合刷上墨汁再这么摁压在纸上,就可以留下文字。
如此技术,可以快速刊印书籍。
公输仇顿时搓了搓手,有些迟疑的询问公孙策:“不知道公孙太尉能否让小老儿先行使用此物,小老儿毕生所学已经酿成文章,只待刊印。”
对于私人而言,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对于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