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欧洲,所以在这8年里,稍稍整顿好的俄罗斯,除开必要的合作之外,整体政策都偏向欧洲。
而欧洲人对俄罗斯的定位,是一个巨大的材料仓库。
材料仓库只需要堆材料,除开必要的设施,其他都不需要。
这段时间,欧洲一直在吸纳俄罗斯的产业工人,并且一直在营造一个大家合作共赢的局面,这个局面就是俄罗斯提供材料,提供能源,然后欧洲生产,再对外销售。
在这种模式下,掌握这些资源的寡头,只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就可以把这些资源转换成钞票。
而发展工业,还需要出钱投资,并且投资的钱还有可能打水漂,此消彼长之下,那自然没必要发展国内的工业。
至于军队使用,那不关自己的事,自己的工作是赚钱。
买游艇,买小岛,买女人。
这一切都很美好。
但美好的世界,终究会有人来打破,在一切都稳中向好的时候,英格兰来了,阿美莉卡来了。
格鲁吉亚战争爆发。
双方都是一个师傅教的,一开始还有点破不了招,后来,格鲁吉亚被俄罗斯毒打。
脑浆子都打出来了。
从那以后,俄罗斯人品出了一点点味道,知道自己就算是按照欧洲人的发展,把自己当成一个仓库,阿美莉卡也不会放过俄罗斯。
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索性开始大力扶持国内的产业。
可说的容易,做起来却难。
工业发展需要有人买单,而俄罗斯的寡头并不喜欢发展工业,因为相比于发展工业,卖资源,当买办,两边一起赚钱,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国家的利益和寡头开始出现冲突,俄罗斯就开始清算寡头,处理各种各样的人。
又折腾了一段时间,俄罗斯的工业稍微理顺了。
在这段时间,俄罗斯考古式的发掘了来自苏联的图纸,搞出了图160m,搞出了锆石导弹,搞出了匕首导弹。
还搞出了su57。
但是一件更恐怖的事出现了。
当俄罗斯从这些琐碎的事物中抬起头时,却突然发现,隔壁的二叔抢先他们一步发展起来了。
俄罗斯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那点工业,在这个二叔面前,被干得体无完肤。
不甘心而又自视甚高的大侄子,就这么拧巴着,不声不响的把一部分政策倾斜到这位二叔手里。
再往后,当俄罗斯发现隔壁的二叔已经猛到不像话的时候,他们干脆躺平,放弃那些无所谓的挣扎了。
跟着混也挺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