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叶耀东跟林集上就借着俗人的路子,跑了一整天,一人又买了两个商铺。
不过,这个价格可不是前几年他们在自己家那边买的商铺能比的。
这一个商铺就叫价2万块,两个就是4万块,而且还是得有关系才能买,没关系都还买不着。
叶耀东钱是足够的,就是让他没想到,林集上也轻易的掏了4万块钱出来。
看来这一趟出门没少带钱,是真准备干个大了。
叶耀东自己算算,也觉得差不多得这个价,现在都1988年了,百元大钞都发行了。
高速发展的大城市也都有商品房了,他每天看报纸也有看到过信息。
本身最早的商品房也是在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
他记得报纸上刊登过,要100多块一个平方,房子是盖好卖给职工的,不过职工的话不用那么贵,职工有工龄可以抵,这个价格是职工往外卖的。
一般人没有买房的资格,但你钱出的多,好好操作一番,自然能从别人手里拿到购房指标。
100多块一平的房价,放现在是真的贵,一般的职工一个月工资也就只有几十块,除非等级高的。
但现在是高速发展时期,个体户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最赚钱的也就属个体户了。
在80年代中后期,又是在港口城市,拿2万块对个体户来说,还真的轻轻松松。
买完了这两个商铺,他对现在的物价,又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了。
钱贬值的速度太快了。
他琢磨着,等他爹把两个孙子带出师后,他也把手头商铺的事处理了,就还是把收货的活交给他爹,他去其他城市转一转。
著名的江南造船厂他都还没去过,顺便也能去魔都看看,有名的浦东新区,现在长什么样他都还不知道,也不知道开发了没开发。
也不能因为收货要现金交易,就把自己困在这里了。
安排他爹上的培训班也可以隔天去的嘛,反正收货也是隔天收送一次。
正好错开了,也不是什么艰难的事,让他爹克服一下,每天还能过的很充实,要是克服不了就把培训的课往后挪一挪。
他也不会出门去很久,肯定也就出去逛一两个星期就回来了,他爹的忙碌也只是暂时的。
他心里计划着,不过短期内暂时没可能,想了一通后,他就又把心思按了回去。
现在商铺的事儿买下来,也办完手续了,这两天他也要去打听培训单位的事,把人送去培养。
傍晚时分,在外的渔船都陆续回来了,连远洋1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