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的赞誉,沈飞自然是能够看到的。
但他却没有在意这件事。
本身自己做事,也不是为了得到网友们的称赞,他只是觉得身为督导办的负责人,应该这么做而已。
此时此刻的沈飞,正在看一份李英杰交给自己的报告。
“这个郭英,一直以来都喜欢用虚假广告做宣传,他的产品,都是这样搞起来的。”
李英杰对沈飞认真的说道。
按照他的说法,郭英号称商业鬼才,虽然这个人的名字对于大部分人很陌生,但是提起他旗下的产品,却是街边巷尾人尽皆知。
背背佳、好记星、e人e本、8848手机.…...
这些产品,即使很多人没有用过,但周围也一定有人用过。
而这些产品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说是时代的眼泪,毕竟事后已经证明了,这玩意纯粹就是智商税。
而他们背后的推手郭英,就是那个把很多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人。
郭英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他上面有四个兄弟姐妹。
身为老幺的他,却并没有享受到特别的“偏爱”。
郭英的家庭是传统上的“一工一农”。
父亲是非常典型的大男子,在家里绝对是说一不二,对儿子的要求十分严厉,小到考试,大到各种比赛,只要有竞争,就必须拿第一。
郭英就是这么被吓着长大的。
高中毕业后,郭英按部就班地考入了西华师范学院,紧接着顺理成章地被分到学校,成了一名老师,同时凭借在学校中的优异表现当上了班主任。
而郭英的商业头脑从这时就有了,他明白,一个月一百五十块的工资,不足以支撑他对这份工作的喜欢。
于是,他便大胆地放弃了这个铁饭碗,决定弃文从商,并且断了自己的后路,暗下决心:“干不好,绝不回来!”
九五年,郭英来到了津门。
过惯了规矩日子的郭英对眼前陌生的一切感到极不适应。
当初,他头脑一热只想到要赚钱,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属实有点大,这个钱怎么赚呢?
郭英好不容易进了一家公司,公司让他去接替津门办事处的经理,工资是三百五十元,这可比在学校教书的工资涨了一番,郭英高兴坏了。
最初,该产品在当时津门地区的销售额是七千块钱,郭英接手时,不到十个客户。
他知道,要想赚钱,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得继续往外铺摊子。
整整五个月的时间里,郭英每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