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选择返回关外,把全国的反动势力都卖了。
那么整个关内的秩序就将全面崩溃。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
面对实力不足又毫无作用的满清。
无论是大同将门还是华北士绅。
他们都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满清在关内抢掠大批粮草。
而后带着一车一车财宝返回关外的。
说到底这是一个三岁小儿持金于市的问题。
多尔衮此时在北京就几千老弱八旗。
就算把那支包衣军中的五千关外八旗算上。
也不过区区一万人的基本盘上。
靠这区区一万人基本上既要抢掠粮草,又要保护几十万老弱和大批财宝返回关外。
若是在以前那么还可行。
但在团练遍地,军阀开的现在。
单是华北士绅的固城自守。
便足以令满清的几十万老弱饿死在返回关外的路上。
所以在多尔衮看来。
我大清就要想撤,现在都没那么容易撤了。
既然如此。
那么倒不如借着满清还是一个朝廷的机会做最后的殊死一搏吧!
“在本王看来,我大清现在若是放弃关内。”
“那么京城内的几十万满人一旦出了北京城。”
“必然会被各地的汉人所祸害!”
“既然如此,倒不如继续扛起对抗李闯的旗帜。”
“用五万包衣军会合华北各地的驻军南下。”
“若是能够保住江南。”
“那么我大清的作用一显。”
“无论是吴三桂、姜瓖等军阀,还是各地的士绅团练。”
“必然会继续遵我大清为主。”
“那么只需将北方各地的十万新兵练成。”
“我大清仍旧可以在关内坚持下去。”
“可要是我大清选择返回关外。”
“那么北方人心一散,只怕我满人就连回关外都会遭到重重阻拦了。”“而且即便本王能够带着残余的八旗兵和几十万族人回到关外。”
“可是不出一两年的时间。”
“李自成定然会派兵马前来关外捣巢。”
“等到那时,我大清必然死路一条!”
“所以与其自行瓦解,返回关外苟延残喘。”
“我大清大不如和闯贼在江南进行最后的一搏。”
“若是能胜,那么天下依旧可保。”
“若是不能胜,那么我大清就算是亡。”
“可相比于苟延残喘,殊死一搏也不枉我满洲儿郎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