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渡河之时,我军能够半渡而击。”
“那么我军当在渭水大胜!”
“不但可以解了西安之围,说不定还有守住关中的希望!”
吴军众将闻言也是纷纷拱手,开始按照吴三桂的计划行事了。
不得不说吴三桂不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在战败之后,能够重新凝聚兵马再求战机。
他的这种作战风格和李定国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而吴军和李定国的晋兵也是颇为类似的军队。
这两支兵马都是凝聚力极强,能够在逆风中完成翻盘的存在。
这也难怪,吴三桂历史上能够在先败后胜的情况下斩杀王永强,并在保宁之战反杀了刘文秀。
而李定国也能在衡阳和磨盘山两战中,带着自己的晋兵靠着韧性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败而不散。
继而重新凝聚,借着清军轻敌冒进的战机,一举打出了惊天动地的两次大胜,成为了南明历史上的绝唱!
如今在战败之后,面对田虎和王永强的得胜之师。
吴三桂也是展现了自己的独特眼光,以及麾下老本的强大韧性。
当天夜里,吴国贵带人在渭水北岸,扎下竹筏,建造浮桥。
等到天亮之时,吴三桂命高得捷和胡国柱二人统率五千精骑渡过了渭水。
开始在南岸进行探查,寻求战机。
吴军的精锐斥候们,开始朝着咸阳一带的铁索桥进行武装侦察。
当天中午,一个竟然的好消息传来。
田虎和王永强的部队得胜之后,已经开始回师西安。
无数闯军将士正在通过铁索桥回到渭水南岸!
得到消息后,高得捷哐当一声便拔出了自己的佩刀。
“全军出击!直指闯贼的铁索桥!”
咚咚咚——
渡河的吴军铁骑们纷纷驾驭战马,沿着渭水展开了凶猛的冲锋。
高得捷和胡国柱亲自带队。
五千吴军铁骑以排上倒海之势向着闯军杀来。
而在渭水北岸。
吴三桂得讯后,也迅速命令麾下的蒙古骑兵朝着咸阳方向开进。
又令夏国相带着吴军步卒也渡河南下,增援高得捷和胡国柱二人。
就这样,在仓促之间。
闯吴两军的大战再度开启。
渭水南岸的铁索桥处。
少量的闯军斥候迅速被吴军消灭。
一名斥候在临死点燃了火绳,打响了手中的鸟铳。
向正在渡河的主力宣告了吴军的到来。
“列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