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名王公大臣纷纷从自己福晋的房间里爬了起来。
急匆匆地进入皇宫中参加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等到大小王公都到齐后。
多尔衮先是渲染了一波情绪。
随后装出了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诸位都是我大清的栋梁。”
“现在闯贼从汉中、襄阳、九江三个方向,威逼我大清的陕甘、中原、江南三大要地。”
“而我大清现在,只有郑亲王的一支兵马可以调动。”
“如此情况,诸位心中可有救国之策啊!”
多尔衮缓缓开口,叹气不断。
让所有的满洲王公都感受到了一股寒冷。
闯贼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滚滚而来。
而大清现在却只有济尔哈朗的三万兵马能够进行救火。
如此杯水车薪,为之奈何啊!
一时间,整个大殿中鸦雀无声。
所有的王公大臣皆不知所措。
眼见时机成熟了,多尔衮瞟了瞟刚林,给了暗示。
抽调包衣成军,这种主意又岂能由他这位皇父摄政王开口?
多尔衮自然得找个背锅的人。
虽然王公大臣又不傻。
自然清楚,刚林的建议就是多尔衮的意思。
可是多尔衮保留了体面,也好给底层的八旗兵一个交代嘛。
等到时候,随便宣传一下。
整件事情就变成刚林进了谣言,多尔衮被他蛊惑。
然后才会抽调包衣,让底层的八旗兵田地荒废,无人耕种,收入大减。
刚林闻言咬了咬牙,直接鼓起勇气,走了出来。
咱大清要办事总需要有人来做恶人的。
自己是奴才,多尔衮是主子。
主子不好开口的事情自己这个奴才就得开口道。
“启禀皇父摄政王、皇上、太后。”“我大清如今在京城和北直各处还有数万兵马可用。”
“只需要组织起这支兵马,闯贼不难挡也!”刚林缓缓道。
此言一出,顿时打破了全场的寂静。
“哦?”多尔衮故意询问道:“刚学生,我大清如今兵马四出。”
“哪还有数万兵马可用?”
“皇父摄政王。”刚林咬牙道:“京城之中,在京诸王、贝勒、贝子以及各旗旗主府中的精壮家奴加起来数以万计!”
“而在北直的各处庄园内,我大清的包衣丁壮数以十万计!”
“这些奴才早些年一直跟随八旗兵征战。”
“其中不凡有能战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