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鞑子为什么能入关,为什么能占了北京和南京,为了能几乎统一整个天下吗?”
“还不是你们这些没卵蛋的怂货太多了!”
“我天下汉人亿万,可就是有太多人畏首畏尾,明明不想剃发,却不敢起来反抗鞑子!”
“要是天下汉人人人皆起来反抗,鞑子男女老少,老弱病残,加起来不过区区几十万。”
“咱们汉人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将他们给淹死,又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老乡绅痛心疾首道:“如今老夫就是要带领蒲城的父老乡亲们为陕甘的表率,让鞑子看看我汉人的厉害!”
“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我陕甘之民一向民风彪悍,不同于江南之人的文弱之风。”
“去年江南有江阴,今年陕甘为何就不能有我蒲城啊!”
此言一出,少数反对的蒲城文人士绅们纷纷哑口无言。
是呀,文弱之风强盛的江南,当地的百姓不服剃发,尚且有江阴的八十一日在。
陕甘乃是天下精兵产地,民风彪悍不已。为何就不能出现他们自己的江阴呢?
“老宗伯说得对,您老人家八十有三了尚且如此,我等蒲城后生,又何惧鞑子!”
一时间蒲城的百姓和士绅振臂大呼,纷纷表态要跟着自己的老宗伯誓死抗清。
蒲城这座英雄的城市,历史上在王永强举兵后立刻响应,而后面对清军的围攻死战不降。
并最终让吴三桂的履历上背负了唯一有记载的屠城记录。
当然了这个记录也有争议。
不过能够确定的那就是这座城池在局势崩坏的情况下依旧誓死不降。
并抵抗了清军很长一段时间。
最终城破之后,被清军恼羞成怒地屠城了。
现在同样是需要剃发,同样是面对清军。
在王永强身死后,蒲城依旧在绝望中为了自己的尊严,仿造江阴举城死义。
如今陕甘的局势还未崩坏,蒲城的士绅和百姓那自然是誓死抵抗了。
很快,在老乡绅的组织下,无兵无将的蒲城绅民迅速动员起来。
衙役、丁壮、家奴皆在登上了城墙。
而妇女、老人、小孩则负责后勤。
整个蒲城在当地宗族和士绅的动员下,迅速激发了力量,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坚城。
清军的骑兵来到城下,非但没有得到喜迎。
反而被收集上来的鸟铳和弓箭当即打死了好几个。
恼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