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所有村民炸开了锅。
“那我儿子和儿媳,不就能够回来村子里上班了吗?”
“不知道远不远.要是就在村子附近的话,那我肯定让我儿子去那边工作。”
“对啊,哪怕工资低一点都无所谓,能在家里才是最好的。”
“我的孙子可是一直盼着他爸妈回家.还是回家好啊在外面一年也看不见几次。”
毕竟能在家里面上班谁又愿意跑到南方几千公里外的地方,一年到头都回家不了几次,如同游子一般。
哪怕工资可能低一些又如何,这里才是他们的家乡,是他们的根。
一会儿后,聚集起来的村民们散去了七七八八,可能大多都是去通知自己的子侄去了。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在哪里进厂不是进厂?
而黎有鹏正带着小李几人,准备对整个村子进行详细调研。
毕竟精准扶贫不仅是要嘴上说说,更是要针对每一个人进行不同的措施,该建档归类的建档,该发放紧急扶贫救助也要尽快发放。
正当这时候。
“哎,这位干部.”一位老伯似乎有什么疑惑,脸上满是风吹日晒的沟壑:“我倒是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你们。”
“就是我种的这黄瓜老是会直接弯掉,这应该怎么解决?”
他手里还摘了好多根弯曲的黄瓜正准备当做今天的菜直接吃掉,可是菜地里还有一大堆弯曲的黄瓜,正等待着采摘。
要知道,像西北省这种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高原地带,很多地方都十分适合种植蔬菜,甚至是大夏最好的蔬菜种植基地。
可是他们这些农民压根不懂很多农业知识,导致哪怕每天辛勤的劳作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欠收。
就像眼前这一根弯曲的黄瓜和那些直溜溜的黄瓜,单单在卖相上就不是一个价格,绝大多数情况收购商都不会收这些残次品黄瓜。
如果一根两根大不了自己吃了,可是一亩地里要是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那可是动辄上千斤的黄瓜,对普通农民而言可谓是损失惨重了。
“小李,你来吧解释一下吧!”黎有鹏开口说道。
瞬间,旁边小李的眼睛都亮了,他可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哪能不晓得这是什么原理。
“阿伯,你只需要拿消毒过的尖锐工具。”小李伸出手拿过来这根弯曲的黄瓜:“在你摘取这根黄瓜3-5天内,把黄瓜的表皮划破1-2根竖直的浅伤口..等你收获的时候,它就会自然变直了。”
他用最为简单的方式讲解着原理,以及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