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引来更多的非议。
与此同时,在场还有许多前来参会的好事之徒甚至是各大报纸的记者,他们却是激动不已。
在沈德符说完报告之后,很多人便上去提问。
一个操着江南口音的记者道:“我乃《金陵时报》特聘的记者,想要请问研究会,你们所挖掘的上古墓葬之中最高的品级大概到了什么程度?”
这是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研究会如果回答他挖到了红山遗址的首领墓葬,这记者回去就敢写他们挖到了尧舜之墓,定能够提升报纸销量。
董其昌不敢让沈德符回答这个问题,上前抢过发言权道:“我们对红山文化的了解还很浅薄,不过现在也已确定,红山文化还在部落阶段,那时恐怕尧舜都还未出,最高级别的首领也无非是墓葬中使用了玉玦的部落首领而已。此部落大小方圆恐不会超过如今一县之地,墓主人在上古文献中恐怕并无记载。。”
又有人问:“甲骨研究会之考古发掘算是盗墓吗?所发掘的物品你们将如何处置?”
董其昌连忙回答说道:“我们对于上古遗址发掘并非盗墓,红山与安阳遗址的范围远比今日之城市要小,当时的坟地与居民区相隔亦是不远,且地面上并无明显的坟地标记。我等只是在挖掘过程中记录了所发掘出来的物品一点点拼凑,反推当地数千年前的情景,才能推断出某处是坟地、某处是作坊。
由于日久年深,即使当地百姓也说不出何处是坟地所在,甚至许多地方因为地形平坦,所以早都是当地百姓的农田,许多尸骨早就被翻动了多次了的。
……
我们并未发掘过秦汉以后的坟墓。
研究会规定即使要发掘秦汉以后的坟墓,也是必须首先发现古墓坍塌或者出现了盗洞之后才可以进行,违反者由甲骨文研究会拿其罪证,即送法办,绝不留情。这一点可见于研究会章程‘保护性发掘’一章。”
董其昌心中庆幸,甲骨研究会在考古之初就由王文龙主导确定了对于古墓“保护性发掘”的原则。
此时金石学家中不少都和盗墓贼有勾搭,但是甲骨研究会在这一点上有严格的纪律,这给甲骨研究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也保证了研究会的工作可以被大众所接受。
不过场下这些人可听不懂什么保护性挖掘。
有人说道:“开棺见骨到底是有辱先人,即使坟墓坍塌,墓中主人原本安于棺椁之中,你等却要将坟墓打开,此大违伦理也。这一点毋庸狡辩吧?”
“这位先生说错了。”见王文龙站起身反驳董其昌暗暗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