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柄,一个短柄,上面还刻着“开山”字样。
出来就被老蒋阴阳怪气一把,“你娃是郊游啊,咋不把你那琴背上。”
最后老蒋又扯出两个背包,一个大的,一个中号的。
随便装装就是一大包。
“放心,我去拿点东西,两分钟。”
他把大的自己背上,中号的扔给小张。
小张刚把护林刀别在腰上,吓了一跳,手忙脚乱的接住,“哎,蒋警官,那个是我的,这个才是……”
“背上。”话没说完被老蒋打断了,“你自己的设备自己带着。”
然后不等小张多说,他直接下了命令,“我执勤岗我带路,张警员你技术岗在中间,那个谁,平民百姓到后头去。”
喊的警员,这就是说现在开始出任务了,按照警衔分配领导职责,小张不再多说什么,直接立正敬礼。
但是后面那句嘛……嚯,还有点小脾气嘞。 ……
北山和骆一航家种猪苓的那片山头差不多,不算陡,林子也不咋密,有一条山路能直接上去,还算好走。
北山稍矮一点,海拔 1300多米就到了山顶,台子那里海拔都超过 800米了。
翻过北山会下到一条峡谷里面,峡谷里很平,更好走。
沿着峡谷继续往前走一公里多一点,分出两条岔道,一条往北,一条往东南。
这里就是三岔沟。
骆一航一行人走上往北的那条,不多久就又上山了,这边比北山可难走多了,只有一条当年赶山人踩出来的小路,弯弯曲曲不说,好多地方还已经被藤蔓和杂草占据。
每到这时,老蒋就抄起长柄刀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砍开。
三岔沟往北,翻上一座无名山的半山腰,从这里能直接穿到另外两座山的中间,两山夹一沟。
两边山上长满了桐梓树,故名桐梓沟。
这条沟先向上后向下,出口处突然阴凉,一片阴影挡住了阳光。
往上看,一座有着峭壁的高耸山崖,突兀矗立在面前。
悬崖上挂着一道瀑布,飞水砸进水潭,满则溢,冲出一条河道汩汩而向下将山路截断。
不知道哪朝哪代的先民在河上搭了一座石板桥。
又不知哪朝哪代的传说,这水是三途河,这桥是奈何桥,那座山自然就是阴槽山了。
阴槽山爬不上去,只能从下面绕,好在这山只高,不粗,绕一下也没多远。
绕行阴槽山后,一行人登上被遮挡住的另一座山头。
随后豁然开朗,层峦叠嶂,已经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