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的精神,正好契合当前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
纠结的是,既然要创新、要开拓、要打破当前人们的固有使用习惯,实现从“短信、qq、飞信”到“回信”的转变。
这个过程一定是艰难的,稍有不慎就全盘皆输。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授,舒原希望看到新时代的出现。
可是作为陈着的老师,舒原又担心学生会失败。
办公室里不知不觉安静下来,只有墙边的蓝色窗帘,一下一下的鼓动着,好像在努力追逐风的轨迹。
“咯吱~”
门突然被推开。
小少妇闵雨芳大概是忙完了,不过她刚踏进一只脚,立刻感受到一股异样的气氛。
于是,原来脸上绽放的笑意,瞬间收敛起来。
她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尽量让呼吸都和办公室里凝重的节奏同步,然后也走到茶台前烧水。
泡茶、递烟、自罚三杯,这都是快速有效融入环境的好办法。
“舒教授,可以吗?”
陈着知道小少妇进来了,但是恍若未闻。
他带着一点期待,等着舒院长对新项目的看法。
舒原的目光一直在审视陈着,可是这么久了,他看到的除了坚决还是坚决。
“你第一步打算怎么做?”
舒院长终于发问道。
陈着心头一松,对具体操作步骤感兴趣,这代表一种积极的信号。
小少妇闵雨芳还在办公室里逗留,不过陈着顾不了太多,而且最关键的内容她也没听到。
“第一步,我想把动静搞大一点。”
陈着微微俯身,犹如猎豹进攻前的姿态:“我们学校目前没有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但是华工有……”
舒原眉毛动了一下,不过没打断,等着陈着的下文。
中大的计算机重点实验室确实2010年才成立,华工在2002年就有了。
主要两所院校的定位不同,中大是综合性高校,华工的理工类是强势学科。
“所以我想成立一家机构,以溯回科技、中大创投和华工的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为发起单位。”
陈着表情有些兴奋,声音却非常冷静:“溯回要求对这家机构百分百持股,但是对于参与项目研究的两校师生,发放高额补贴和课题奖励。”
中大和华工这两所省内985,共同研发同一个课题的情况并不少见。
少见的是,这次居然有私企参与,以往只有政府才能让这两所高校联合起来。
“你准备出资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