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影响到她的发展了,那就不回去了吧。”
俞孝良还是没那么确定的说道。
“可是我们那边的风俗……”
嘟嘟爸刚要发表点意见,看来这个问题过年时已经不止争论过一次了。
结果,就被俞奶奶无情打断。
“风俗是风俗,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弦妹儿要是获奖了,后面肯定还有其他流程,一来一回耽误了怎么办?”
俞奶奶根本不像俞孝良那样摇摆不定。
她铿锵有力的说道:“弦妹儿的前途最要紧,要是你嫂子还活着,一定也不愿意弦妹儿的前途被耽误!”
这是陈着曾经讲过的话,奶奶应该是听进去了,所以现在又复述出来。
只是嘟嘟爸好像很不以为然。
“啥子前途哦。”
他撇撇嘴说道:“一个女人最终归宿还是相夫教子,画得再好又能怎么样呢?天府广场一大堆画肖像的,一张两块钱,砍砍价一块钱也可以……”
天府广场是川渝最热闹的地标之一,差不多就相当于广州的体育西那一带。
不过嘟嘟爸明显见识不够,他以为美术生最后的下场都是在街边摆摊给人画肖像。
另外从他的话语里,也无意中折射出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
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在外面做出太大的成就了,反而会影响夫妻之间的和谐。
“你瓜娃懂个锤子!”
俞奶奶白了侄子一眼,懒得和他解释。
实际上在奶奶心里,也是认同“女人家庭>女人事业”这个观念的。
但是呢,奶奶又觉得陈着家庭比较好。
老人家担心孙女嫁过去以后,如果没有一点能力,可能得不到婆家的尊重。
所以她才支持孙女婚前尽量多获奖,以后带着满身荣誉嫁过去,至少能增加话语权。
奶奶不了解陈培松与毛晓琴的为人,实际上他们绝对不是那种难相处的公公婆婆。
不过这就是所谓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有了子孙后代以后,自然而然会为他们考虑很多。
尽管有时候外人觉得是多此一举,但是在血亲长辈看来,他们只会担心为晚辈准备的不够充分。
……
厨房里,俞弦的红姜水已经“咕嘟嘟”煮好了。
外面的一些对话,她也都听到了。
俞弦也觉得在广州举办仪式更好,不完全因为陈主任的建议,还有——
这座城市是妈妈工作、成家、和长眠的地方,俞弦每年清明都会去墓园默默祭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