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方阵的最大威力,恰恰需要许多其他兵种的辅助掩护。”
“况且目前的长枪方阵还只是一个雏形,并非完全体,甚至可以用残破不堪来形容。能够大获全胜的关键还是敌人太弱。”
这可不是刘封在瞎说,真正重装长枪方阵兵训练起来可是非常耗费时间的,最少起步也得是一、两年,而且哪有一上来就直接训练方阵的。
这些长枪兵得先单独训练刺枪,训练手部的力气和发力的技巧,要做到刺枪能够扎破铁甲,最少是皮甲才算合格。
这难度可不是几个月就能练习出来的,很考验力量和技巧,可即便达成了,也才是刚刚合格了第一关。
随后还要训练体能,做到身披铁甲依旧不影响枪刺的力度和精准度。
最后才是开始阵型磨合,形成重装长枪方阵。
在西方古典军事末尾期时,长枪方阵事实上已经被淘汰了。
整个军事体系进入了封建时代早期,开始出现了重装步兵、强弓、弩兵和骑兵。
这些都大大克制了长枪方阵的发挥,尤其是远程火力的兴起,比骑兵对方阵的威胁还要大上许多。
任何武器战术的兴衰,都是有原因的,而这原因的最底层基础,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军事时代里,重装长枪方阵死灰复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游牧民族轻重弓骑兵的组合出现。
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使得游牧民族的物资也多了起来,从而发挥出了重骑兵,并且提升了自身远程火力的强度。
这样一来,直接淘汰了称雄数百年的罗马方阵,逼迫拜占庭等农耕国家开始向重装长枪方阵+强弓劲弩+重骑兵的军事路线发展,让长枪方阵再次走上历史舞台,反过来又再次吊打了游牧民族。
这充分说明长枪方阵并不是无敌的,它的兴盛和衰亡也是波浪形的。
不过现在当然不一样,昌豨军两千人里都找不出五套铁甲,连人手一套皮甲都做不到,刘封的残次版长枪兵自然能大放异彩。
有这么多独特的原因在里面,所以刘封一点都不害怕别人跟风。跟风的人只会被他用更新的技术进行吊打,输的更惨罢了。
在座三人中,刘备战事经验最为丰厚,很快就明白了枪阵的弱点,并且设计出好几套理论上能够打垮长枪方阵的方法。
牵招经验不足,但天赋很强,也通过刘封的描述,想到了不少针对枪阵的方法。
但只要是想正面破阵,无一例外都需要重甲步兵和强弓劲弩,否则就只能利用骑兵机动性来消耗疲惫突袭对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