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文旅快要气疯了,却又没什么办法。
这是成心砸场子啊!
当地文旅甚至打出了“绝不宰客”的口号,试图让游客们回心转意。
结果是适得其反,这口号本身就存在问题,不宰客不应该是最低的要求吗?你们一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才做出这个决定是什么意思?
于是当地风评再一次被害。
网友们却很开心,春节了还有这么多新歌听,妇女们更开心直夸林晚晴他们好。
能不好吗,本来自家儿女说是不回家了,突然又说决定回来。
他们一打听,哦豁,听了几首歌感动了。
于是邻居们一聊起来,“你儿子是临时回来的?我儿子也是啊!”
网络上的热度,全部被“回家”给占据。
迟来的回家,也是回家。
网络上讨论地很热烈,电影内容没多少讨论,都在讨论主题曲。
“写这首歌之前,诺言曾经观察了我足足一个月。”
“社会的边角料,妈妈的小骄傲。”
“你踏马会说话也少说一点。”
“本来听完歌没事,你这一句直接给我整破防了。”本来是来找乐子的网友整个人都emo了。
“我宣布《无名的人》是今年春节档电影最好的歌曲。”
“确实,比《常回家看看》更有感觉。”
大部分网友都认为《无名的人》,写的更真实,而《常回家看看》虽然温馨,却过于煽情。
至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过是口水歌而已,看电影听听还行,听几遍就腻了,只有《无名的人》可以单曲循环。
“你们以为诺言就写了三首歌吗?还是太单纯了,强烈建议伱们听一下《望》。”这位网友放上去一条链接。
歌名看不出来什么,有网友好奇地点开。
发现这又是诺言写的,演唱者是林晚晴。
众人眼睛都亮了,这对他们天天磕的cp组合,就没唱过不好听的歌,春晚上的《赤伶》,以及刚刚火起来的《常回家看看》,无一不是经典。
点开音乐,钢琴独奏然后引入鼓点+弦乐,很常见的的形式。林晚晴的声音传出来。
“红色风筝俯瞰着地图,
飘太远在哪儿着陆,
远行的人是望远镜里的模糊,
借背影放大孤独……”
林晚晴的声音在轻鼓点跟钢琴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的温暖,温柔中带着笑意,好像在耳边低语呢喃一样。
不过这里情绪没有爆发出来,主歌部分,听众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