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用《成都》宣传成都
成都文旅局,一群人齐聚会议室。
杨浩南西装革履坐在会议桌旁,整个人从头到脚都透露着一股子成功人士的味道。
一把手沉声道:“杨总已经把宣传曲带过来了,还有宣传方案,大家一块讨论下。”
说着有人给每个人发了一份一资料,并且播放了音乐,在大屏幕上显示歌词。
“《成都》”
以城市之名给歌曲命名,这是一种捆绑营销。
“名字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听听歌合不合适吧。”
捆绑营销有好处有坏处,如果音乐足够经典,就将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的宣传作用是及其巨大的。
舒缓的音乐声响起,清新简单,流畅婉转的旋律,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耳朵。
一曲结束,一名男子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这首歌好听是好听,但是好像跟成都没太大关系。”
“对,我也有这个感觉,好像换个名字,换个地名,也毫无违和感。”
“没错,咱们这的特色一点都没体现出来啊。”
“有种万金油式歌曲的感觉。”
众人议论纷纷,能够被邀请进来坐在会议室里的人,多少都有一些音乐素养,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杨总,你觉得呢?”
杨浩南早有准备,来之前他就问过许诺同样的问题。
他轻笑一声,“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早就考虑过了,用音乐ip打造城市名片,并不一定非要宣传当地特色,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更多人知道成都,吸引他们来到成都。”
杨浩南拿出来许诺举的例子,“比如江城的黄鹤楼,数次易址,多次重建,早就不是当年的黄鹤楼,然而它已经成为城市的符号,凡是去江城的人,就一定会去看黄鹤楼。”
“嗯,你继续。”众人交头接耳,接受了这个说法。
“说回《成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给人带来共鸣,为所有听到这首歌的人提供一个载体,就像黄鹤楼一样。”杨浩南微微一笑。
“至于是不是描写的真正的成都,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每个听到这首歌的人,心里都会回想起自己的故事,至于成都到底怎么样,他们会自己脑补。”
“更重要的是,这首歌一定会火!想必作者是谁大家也都知道,当然了这点需要保密。”
杨浩南意气风发,当着一群四五十岁领导的面侃侃而谈,这还是头一回。
“这个我们倒是相信。”
杨浩南点点头,“这首歌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