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无敌之姿,证道天后
“所有歌手都应该重新认识一下林晚晴这位新晋天后,我的评价是“封神了”……”
“春晚没有这首歌我不看。”
五星评论家洋洋洒洒几千字的乐评迅速在围脖上火了起来。
网友看完他的评价恍然大悟,“我说怎么听着好像唱法不一样,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
“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五星评论家只是其中一个,还有更多的乐评人从不同角度做出了分析。
此时此刻,评价这首歌已经成为了流量密码。
其中有位乐评人专注于歌词角度,把每句歌词都解读了一遍,最后做出了总结。
“不堆砌华丽的辞藻,不矫揉造作,朴实无华的歌词,用短且急促的递进中和大白话的叙述,成功勾起所有人的共鸣。”
“每一个字你都认识,每一句话伱都能写出来,却始终没办法像这首歌一样结合地这么完美。”
“诺言作词已经达到大师级水平。”
“这首歌的歌词有种未经打磨的观感,加上感情一层一层递进的旋律,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在引起共情方面甚至要比经过无数次锤炼的歌词更有效果。”
“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音乐人跟听众之间,乐评人作为不可或缺的角色,承担着帮歌手解读歌曲,帮听众理解音乐的作用。
歌手对于音乐明显会有更好的解读,却基本上不会出面解读。
原因很简单,自己唱的歌自己解读,多少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作为明星的b格一下子就没了。
丢失b格,对于明星艺人来说是种毁灭性的打击,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明星热衷于立人设,人设立起来了,b格就有了,流量就会随之而来。
乐评人就像电视里的旁白和画外音,替歌手解释音乐,顺便吹一波歌手,恰点钱,再给粉丝讲解一波,吸点粉,一石三鸟。
不少听众其实也没怎么听懂这首《如愿》,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没有《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也没有mv,听不懂也正常。
有了一大堆乐评人的解读,带着理解再去听这首歌,粉丝们顿时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愿》的热度开始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
#盛世之音,《如愿》封神!
#林晚晴《如愿》以偿,正式封后!
#唱功技巧和情感的巅峰,林晚晴王者之姿封后。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这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