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困难,那你就按3年来还,一个月本金加利息还5000多元,平均每天还不到20元,大家还觉得还不起吗?”
“对噢~~~”
你说还20万大家都怕了,但你说每天还20元,那大家都觉得小钱小意思了。
林三七这时候心里想的是,另一个时空自家电梯里贴的广告,买辆啥豪车,每天只要还贷款几十元,然后有一大批人受不了诱惑就去买车了。
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又有一位地方上的干部提问道:
“林院长,我有一个问题,就算我们贷款建了新医院,招到了新医生,但目前全国各地都缺少药品,这个矛盾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就有点超纲了,让林三七开始挠头了。
药物的确是一家医院的根本,没有药,你医生水平再高也是白瞎,束手无册。
如何有药?那首先就要有药厂生产药品吧?
但是建药厂的前提是你要有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药学科研体系、生物化学体系等等。
可是你要建立这么多体系,你得有人才吧?这就涉及到大学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问题。
一想到生产个药片就这么复杂,这让“走私贩”林三七怎么能不感到头痛呢?总不能让全国的药物都让他一个人供应吧?
李部长显然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卫生系统已经偿到了x光生产线的甜头,虽然生产的x光机绝大多数用于出口换外汇换粮食,但这也是良好的开端呀。
万一林三七再搞一些药物生产线回来,那岂不是一下子就解决了药品短缺的全国性难题?
林三七也有林三七的顾虑,他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从现代社会搬生产线过来,搬化工原料厂过来,过几年会不会全给砸了、烧了、毁了?
搬是肯定要搬些生产线、原料厂过来的。
但是搬生产线过来,这个药厂,或者药物生产基地放在哪里才能免得被暴风雨波及?
这是个非常要命的难题。
反正首都、沪海、天津、武汉、重庆这样的全国大城市是肯定不行的。
林三七查到的资料,越是大城市,暴风雨就越猛烈,你建多少个药厂最后都是瘫痪。
但国家那么大,肯定有安全的地方吧?林三七得找一个万全的地方。当然这是后话了。
林三七轻了轻嗓了,决定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这位领导说得好,别说地方上了,就连协和医院也同样面临缺医少药的困难局面。协和的屠院长也在,当初他说协和很多医疗机器都开动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