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
病房现在已经改造过了,成为了一间间“制药房”,专门生产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嗷嗷叫等中药丸。
药材是林三七提供的,这些中成药制作完成后也是交给林三七去售卖,用于维护医院的开销,以及职工们物资的供应。
这是早就说好的事情,之前一直忙着各种事情给耽误了,这次中医院老职工被赶回昌平农场手,林三七为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便重新了这个制药计划。
刚好2014年岭南堂中医馆开业了,南方药厂收购了,马上就要“大批生产”了,所以林三七准备提前备货。
之所以一定要在1961年生产,2014年包装,那是因为所有中成药林三七要的都是古法制作。
就拿安宫牛黄丸来说,因为采用古法制作,一百多道工序,非常繁琐复杂,只要其中一两道工序出现问题,最后的药丸就是“废丸”。
这也是传统中成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实在太难了,如果成品率上不去,那就会亏巨。
显然2014年,没有这样的制药师傅,很多步骤都失传了,哪怕全国范围内招聘中药师,那人力成本也太过巨大。
宋星剑是安宫牛黄丸组负责人,这时候正在检查药丸的质量。
他原来是施今墨老爷子的专用药房先生,从小学的童子功,能师从大师的,自己也是半步小宗师水平。
如果说施老爷子是大夫里面最牛的,那今年50多岁的宋星剑就是药师里面的佼佼者。
中药师可不仅仅只是抓药这么简单。
传统中医馆都是有自家独家秘方的,而秘方要制作出药丸药剂来,靠的就是药房的这些药师们。
施老爷子是林三七的师父,那宋星剑就是林三七的自己人,林三七于是将最重要的“验药环节”交给宋星剑这个自己人。
别人林三七信不过。此时宋星剑面前放着两个托盘,里面放着50粒已经制作完成的安宫牛黄丸,看着卖相就不错,一粒粒跟麦丽素似的。
但宋星剑一闻,嗯,不对!
但宋星剑也没有声张,而是拿起一粒药丸直接就捏碎,然后继续闻了闻,再将一些药丸碎末放嘴里尝了尝,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唉,这群人越来越不像话了,难道不知道偷工减料的后果会惹怒林院长,最终在没有立足之地吗?”
宋星剑叹了口气,站了起来,往“水飞车间”走去。
水飞车间里,杨景锋、冯宝德、黄太雍、李午几人正在忙碌着,有人在将朱砂碾碎、有人在往桶里加水、有人在过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