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过来进行工作汇报,主要讨论的内容,就是关于‘大宋低空交通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康驰很快就来到了会客厅,看到了正在看资料的张晴。
严辉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
虽然严辉的技术水平已经很高了,但依然用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勉强理解完。
“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那倒没有。”康驰摇了摇头,“大湾区的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确实适合搞低空飞行经济,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所有的前沿技术试点,都一定要放在这些一线城市?”
张晴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前沿技术的成本比较高,只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才能消费得起,而且一线城市的人比较喜欢时尚科技的新事物,包容性强,相对容易技术普及……”
“你说的都没问题,但如果把眼界再拔高点,想想我们的飞行器什么地方最需要,最能发挥它的价值……有没有新的想法?”
“嗯。”
()
其实刚刚张晴问康驰有什么不妥的时候,就已经在顺着康驰问题,反思这个问题了。
康驰对把鹏城和羊城作为试点提出了质疑,肯定不是对这两个城市有偏见,
而是对她把商用版银鹤的试点,安排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有一定的异议。
反过来说,就是他想安排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
顺着这个思路一想,张晴顿时就打开了思路,眼睛也越想越亮。
对啊,为什么非要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搞试点?
这似乎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了包括她在内,所有人的思维定式。
但低空经济最能发挥作用和就价值的地方,其实无非是满足一个点:
地面交通不便!
而最符合这种场景的,一个是交通拥堵的城市,一个是交通落后、道路崎岖的山区。
其中城市因为经济发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搞轨道交通,其实对低空经济的依赖性,还真不见得比山区强。
城市里有低空飞行器,无非就是增效罢了。
但对于很多山区来说,低空经济就是架起了山区和城市的‘天路"。
一旦这条路架起来了,那完全可以说是完全离不开的存在。
这也是康驰作为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人,最直观的感受。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用银鹤架起的这一条条天路,也能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