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男女,都是大齐的子民,哪能任其数据稀里糊涂。弄清楚这些数额,以后对朝廷收取赋税,天灾人祸的赈济,遭受到的损失,就能很快弄清楚了。”
常言“添丁之喜”中的丁,便是指男丁。大齐的赋税是两税制,不算底下官员私自的各种摊派杂税,朝廷明面上收取两税,分为夏税秋税。
夏税征收钱,绢等,秋税则是征粮。年满二十到六十岁的男子,除了服徭役之外,还要交纳身丁钱,计入田亩中。
从大齐立国之初起,两税占据的比例从五成左右,将到了不到三成左右,其中差额的部分,由商税充当。
但是到了近二十年,两税又逐步提高,商税降低,到了立国之时的份额。
税收的结构改变足以说明,世家豪绅权贵,逐步垄断了商业,商税收不上来,只能从两税去补。
身丁钱对大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赋税之一。要是不顾现状,强行推动女性的地位,只能是注定失败的一场悲剧。
平明百姓的负担逐渐加重,这是王朝逐步走到没落的标志。
世道变坏,最惨的就是女人。
文素素想看到比较真实的男婴,女婴的出生、成活比例,成年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流向,死亡的年龄等。
要真正改变她们的际遇,单从提高她们的地位,让她们能读书考科举为官只是一方面,却远远不够。
女性掌权,对男人来说,是直接与他们争权夺利,挑战了他们的权威。
就算一时赢了,很快就会遭到反扑。而且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禁锢,要打破何其难。
从朝廷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她们必须给大齐带来切切实实的用处,再辅以为政者的支持,这条路已经经过了后世的证实,可行性大一些。
文素素想要掌握扎实的数据,从中寻找适合大齐眼下局势现状的路,暗中提高女性的重要性,
出生率,女婴的成活率就是一方面。女婴存活率高,男女比例平衡些的地方,定是比较开明的州府,选择从这些州府着手,会比较容易些。
她们能像个人一样活着,对文素素来说,只好不坏,她是最大的得益者。
哪怕粉身碎骨,她也不悔。
秦王府。
随嬷嬷小跑着进了菡萏院,扎着手紧张地道:“王妃,王爷回来了,王爷来了!”
秦王妃见随嬷嬷声音都发颤,脸色微变,顾不上外面冷,穿着薄袄就迎了出去。
门外一股寒风,随着齐重治肥硕的身躯一道卷来,秦王妃下意识侧身避开,脸上刚浮起的笑,瞬间就被冻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