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她管不着,也不多问。
殷知晦吃了口茶,放下茶盏,长长呼出口气,道:“没曾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秦王府这一招,真是厉害,让人防不胜防,难以招架。茂苑县只要做成,吴州府很快就陷入了进去,有了吴州府的开始,秦王府砸下大量的钱,一旦得以回笼,便可向明州府,松江府等推进。”
“只可惜,文娘子在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殷知晦望着文素素,眼神中是掩饰不住的赞赏。
文素素沉吟了下,问道:“秦王与周王相比如何,福王呢?”
殷知晦垂下了眼睑,半晌后慢吞吞道:“各有千秋。”
“哈!”文素素不禁笑了声。
这句各有千秋,真是令人回味悠长。
殷知晦无语看向文素素,道:“应当是秦王妃的手笔。姑母经常说,秦王妃能抵十个八个秦王,让王爷要多加小心。王爷不以为意,秦王妃不过是后宅妇人,再厉害都翻不了天。就像是姑母,只敢管着他,在圣上面前,照样得恭恭敬敬。姑母经常被气得半死。王妃三天两头进宫,去侍奉姑母,也是赔罪。姑母有王妃为伴,总算没积郁成疾。姑母很看中王妃,王妃是姑母亲自所选,圣上也很满意。”
一个是布料商贾,一个是粮食商贾。关系着国计民生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抓在皇家的手上,总比落在世家大臣手上好。
文素素此刻明白了圣上选秦王妃的缘由,好奇问道:“福王妃呢?”
殷知晦道:“福王一向风雅,喜好诗词,福王妃父亲是翰林院的曹翰林,字画双绝。福王妃自小受父亲的熏陶,是京城有名的才女,与福王夫妻相和,伉俪情深。王爷很是羡慕。”
文素素露出了丝丝笑意,殷知晦瞥着文素素,摇摇头,道:“什么都瞒不住文娘子,我也就不卖关子了。王爷不喜王妃,倒不是看不起王妃的出身,毕竟他早就清楚,大齐有祖训,外戚不得干政。要是圣上给他指了高门的正妃,那他此生就只是一个亲王了。王妃与姑母脾性相投,聪慧端庄,经常规劝王爷,王爷很是反感。”
周王妃也不好做,管吧,只顶着王妃的头衔,还要做齐重渊的阿娘。不管吧,她身为周王妃,齐重渊、周王府与她休戚相关。
喜雨买了饭食回来,殷知晦与文素素随意用了些,细细商议了接下来的事情,连夜赶回了松江府。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蚕茧缫成丝,按照契书的约定,交给了锦绣布庄,种蚕桑的百姓,今年大获丰收。
手上宽裕了些,趁着中秋时,赶进城买些吃食,好好庆贺一番,街头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