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偏不肯。如今清姐重病,那姜氏又有孕,他一个人,偏偏耽搁了两个人!”
顾采文脸色也不太好。
应梅清是战场上的遗孤,当年随着一群无父无母的孩子被先胤国公捡回了公府,在府里混着吃穿着长大。因她是女孩,又生得颇为伶俐,就被先夫人燕氏看中,选到屋里照看两位公子。
到后面夫人离世,姨夫人接管了中馈,前线又吃紧,大人一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后院里几个差不多年岁的小子,哪个没受过清姐的照顾?
这样出挑又爽利的闺女,长成后自然不愁婚嫁,先公爷原想着收她做了义女,给她挑个好人家,可那时二公子十五岁了,初晓了男女情思,闹着吵着要娶梅清过门,先公爷拗不过他,再问梅清也是无可无不可,便允了二公子。
就这样,十七岁的大公子领军在外,十五岁的二公子洞房花烛,没多久梅清有孕,也算遂了老公爷的心愿,见到了孙辈,温氏一脉不会断在他手上。
本来这桩婚事起初虽不被大家看好,但随着梅清接连生下两个孩子,二公子也褪去稚气的模样,眼见着老成许多,便也称得上一句“夫妻和睦,宜家宜室。”
可谁知,温周竟会变心呢?
况且,应梅清和姜蕴真,哪个做小他都舍不得,就这样不清不楚的,两人都成了平妻。倒是叫人好好笑话了一通。
顾采文叹气:“二公子信里没提多少,不过,附上了大郎写给大伯的信,喏,好大一张纸!”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来。
温齐展开一看,纸上字迹笨拙,歪歪扭扭的,但也能看清写的是什么。
“大伯,我和弟弟都好,娘也好,希望你在上京康健(此处涂黑后重写)平安。”
他忍不住笑了:“这孩子。”
顾采文窥着他神色,试探着问:“公子,您既然这样喜爱大郎,为何不自己生一个呢?”
温齐收了信,握拳抵唇轻咳一声,若无其事道:“这才成婚多久,不急。”
可是你不急,自然有人替你急!顾采文心道。
自从他们朔方军跟着公子打退了鞑靼蛮子还朝后,连口气都没歇完呢,就急急忙忙召了温齐入宫去,等到他再出宫时,近万人的精锐兵马被打散分派到不同地方去,身边只留了两百余人的亲卫。并且温齐无诏不能随意出城,二公子温周却在兄长的婚宴后就被赶着回了蒲城。
卸磨杀驴也不过如此了。
永安公主下降胤国公,一则是为了笼络人心,二则是为了叫他死心塌地,如此一来,如能尽快有个孩子,也好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