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烟丝用旱烟馆来抽,实在是难抽,这两年杨一终于弄出了卷烟机器,还亲自抓了这香烟生产,终于弄出烤烟型的香烟,总算解了杨一的瘾头。
卷烟虽然好抽,可是普通百姓可没多少舍得话钱买,一般都在城市卖,还有海外市场,这些卷烟大部分都销到欧洲,着实为杨一挣了不少的外汇。
老汉一见杨一递来的高档货,赶紧笑眯眯的接过,杨一拿出火柴划着,要给老汉点上。
“别,这位老爷,您这不是在折杀老汉吗,您这样的贵人可不不敢让您点火。”老汉赶紧推拒,杨一也不好坚持,把火柴塞给老汉,让他自己点上。
“老人家,今年这庄稼长的不错啊。”
“托付,托福,这几年年景都不错,去年倒是大旱,多亏了知县大人,早些年就带着大家伙修沟渠,把水引到这地头,今年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的,估计年底能有个好收成。”老汉吸了口烟,眯着眼睛得意的看着田里的庄稼。
“老爷子,您说的知县是不是通县马大人啊?”
“是啊,他个是个好官据说还留过洋,喝过洋墨水叻。”老头为本地有这样一为好官自豪的笑起来。
通县知县马权,这个人杨一是知道的。多年了把各个年龄段的青年才俊送到海外留学的举措,如今总算是见到效果了,马权是第一批出去的,回来的时候杨一家过他们,有印象。
这时候沈清霜站出马车,朝杨一招手,杨一知道在催自己上路了,便对那老汉道:“大爷,打扰了,我得走了。“说着便跑到马车上。
“爷,这路上热的紧,我们是妇道人家,不好下来,还是先到通州再说吧?”杨一点点头,冲赵子平挥了挥手,马车启动朝通州而去,这一次偶然的谈话,杨一记住了马权。
这一趟出门,杨一除了两女眷,还带了赵子平和三个侍卫,人多了目标大,杨一也不愿意太招摇。一路南下,渐渐的出了河北,进入山东地界,也许是由于时间不着急,杨一就这么慢悠悠的朝南而去。过了黄河进入河南,沿途就开始出现另一付景象了,教之河北山东,河南明显看起来要冷清许多,一路的房子看起来也要破旧许多,而且都还是土坯做的。不过田里的庄稼看起来还长的不错,河南之苦,杨一还是有数的,河南一带,黄河数次决口,民间元气大伤,恢复起来要慢上许多,这些年政策上优惠虽然也多,不过看起来还是比别的地方要苦,就连道路也不如其他地方,大部分路段都还是石子铺的,颠簸的厉害,知识到了开封这样的大城市,才难得见到水泥道路。
一路过来,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