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这个时候,大家族几乎是差不多垄断了朝堂上将近八成的势力。唐朝当然也是如此,荣玉书小声的问了一句,道:“这个时候的皇上,应该是属于赵郡李氏一脉的吧。”
其实荣玉书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在后来唐玄宗的时候,改认了陇西李氏。
雪娘似乎也不清楚,打了一个哈切,有些困乏的说道“呵呵,管他是哪一脉的,不都是姓李的吗?不过这位崔品迁公子,可不是只有脸好看啊,虽然听说不是正房一脉,但是心狠手辣,一脸的精致美貌不知道迷惑了多少人,对了,文玉啊,离着这个家伙远点,就算是周俊彦那个家伙,看见这人估计都要服服帖帖的。”
荣玉书见着雪娘似乎不是很喜欢这个家伙,干脆闭上嘴巴,闭目养神的好。
清河崔氏,这个时候的士族,几乎是可以把握一个朝代的更替交换,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想一想隋唐的交替的历史,跟着这些大家族也有着绝对的关系。
只是到了武则天的时候,大力的发展科举,争取从寒门中选拔优秀人才,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击这些大家族的势力。
一路上的车马劳顿,行走了大约半天左右,便是换成水路。
本应该在洛阳的时候便乘坐水路,可谁知的是这位崔公子却说有其他的事情,需要乘坐马车半日,才在旁边的县城渡口处乘坐华船前往扬州。
这周围的县城荣玉书倒也不是很熟悉,只是在马车上坐了坐,渐渐的,空气中都可以闻着的一股股的水汽,便知道的是到了水气弥漫之处了。
马车停顿,荣玉书掀开的旁边的帘子,果然,入目的是一片水色,蔓延至远处天边。一片水光波澜之处,有着十多处大船。
荣玉书这是第一次看见所谓的真正京杭大运河,古代的大工程,才发现的是果然是名不虚传,江如罗带,江水平缓,江水滔滔,甚至比过某些地方的长江黄河。
远远比上洛阳里的运河要雄伟壮丽的多,毕竟是在城里面,不可能修建的太过宽阔。
偏偏是停在岸口的一艘大船,惹人注意。
荣玉书跳下马车,整理了一下衣裳,唐朝的制船业虽然是算不上好,但是也算不上太差,这艘船,便有将近百米的长度,大约三层楼高,近看雄伟壮阔,木船雕栏画栋,隐约的可见的是楼上精致的房间,在层层轻纱的掩藏下面,若隐若现。
这么一艘船,价钱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便可以估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