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地不熟的,倒是好久未曾吃过这番好吃的糕点了。”
沈飞见何安清净淡然,也不多言,又道:“日后哪天,仁兄来苏州游玩,定要好好招待一二,愚家也好识得,苏州城内一问,半山沈家便是了。”
提及这番,萧灵隐倒有些食不知味,他年少失孤,自小在长房族长家长大,虽未得过多照料,但吃穿用度按照族里规定,用度不减,但到底也未享受过多。
幼时读书依赖族学,他勤奋刻苦,又得祖父相识的当地大儒徐道远来家中做客,见他聪慧伶俐,年纪小小又无父无母,既怜悯,又生爱才之心,便将他收为关门弟子。
苏州半山,他听恩师所言,皆是当地豪奢所住之地,府宅宽敞,又临近西湖,地价高昂,这位沈兄也定是出生富家,见识不凡。
他便道:“愚父母早亡,幸有恩师照拂,族中资助,这才来了京城赶考……”
“见你浑身风度,不似寻常人,作词潇洒辽阔,颇有贤人之风,让我这个学识浅薄之人颇为羞愧。”未曾等他说完,沈飞叹道:“倒是不曾想子瑜兄……”
“愚就在这里提前祝君明年高中。”他叹道,又问,“也不知是哪位贤师培养出你这样的士子。”
萧灵隐顿了顿,才答道,“家师姓徐,名道远,字……”
“字横山是不是!”沈飞一听,连忙大笑道,“原来仁兄是横山先生的高徒,愚在苏州,早有拜读横山先生的大作,深感佩服。今日我倒是幸之又幸,竟是一日之内能够结识二位。”
他起身,先是叹惋,后是诙谐一笑道,“愚字含山,其间山字还是我特意求来的。”
“横山先生,实是我读书时最为喜爱之先生,若不是家中拘着我,我早就入蜀只求一见。”
“子瑜兄,敢问横山先生是否身体健朗如初,愚最近读其诗歌,散文,唯有佩服,又颇为担忧。”
恩师徐道远因为三番五次称病推辞朝廷官位不就,世间之人多认为他体弱多病。
萧灵隐听闻之,忍不住一笑,又道:“恩师一向身体硬朗,在家多植树,闲时侍弄花草,不曾有过什么大病痛。”
“那就好,那就好!”沈飞听闻,安心说道。
第69章第三个世界07
话说三人聊了聊诗句之后,又转而提及当朝朝政之事。
晋朝立初,为断前朝武将之祸,极力宣扬文学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