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神的工夫,奶娘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转而朝大房走去。
冉念烟攥紧了奶娘的衣襟,她欣赏奶娘一点即透的悟性,这种时候不能龟缩起来充耳不闻,找伯父伯母去调解显然比她们一个下人、一个孩子贸然闯进去要妥当得多。
正房里,大伯父一家正围坐在一位五十有余的老妇人身边,她身着朴素的赭色细布长袄,暗绿色褶裙,手中一串陈年佛珠,面容安详平和。
这正是大伯父的生母程姨奶奶,她常年礼佛,不见外人,除了身边服侍的人,家里很少有人熟悉她。今日祖母寿辰,程姨奶奶破例踏出东跨院,送上一卷手抄妙法莲华经当作贺礼。
奶娘来不及等人通传,直接挑帘进去,几乎是跨入门槛的同时,屋里七八双眼睛齐齐看向二人。
大伯母满脸惊讶之色,起身握住冉念烟的手,问奶娘:“怎么这么匆忙?”
奶娘屈膝行了一礼,道:“请大夫人千万要跟奴婢走一趟!”
雪晴、云霁赶紧扶起她,大伯母也虚扶了一把,道:“你快起来,怎么敢受你的礼!你既来求我,想必是侯爷、弟妹那边出了棘手的事,不用说了,我明白。”
大伯母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程姨奶奶的神色,见她点头,才道:“你等我披上件外衣就过来。”
趁着大伯母更衣的空当,程姨奶奶把奶娘拉到身边,略做安慰。
坐在程姨奶奶身边的姐弟俩不安地看着冉念烟,冉念烟却只伏在奶娘肩头出神。
回想母亲的话,果然不出所料,父亲养了别宅妇。其实他这段时间的反常举动已经足够证明,可惜母亲还一厢情愿地怀着幻想。
可是舅舅怎么会出现呢,而且站在父亲这边,于情于理,舅舅都应该护着母亲。
她忽然想起了那天那只银匣子,父亲和舅舅见面时特意让洪昌回家取,难道是父亲知道舅舅的什么把柄,以此要挟他在纳妾一事上帮自己说情?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父亲回京不过半年,若是最近才认识的倒还好,感情不深,哪怕有几分姿色,日子长了也就淡了。
怕就怕那女人曾和父亲共患难,让父亲难以舍弃。
大伯母回来,叫雪晴帮自己掌灯,云霁则送冉念烟回房。
等三人离开,程姨奶奶才悄悄对儿子嘱咐道:“你跟去看看,你媳妇帮着哪边,你就帮另一边说几句好话,不要得罪人。”
大伯父愣了一会儿才咂摸出母亲的意思,一言不发地追上去。
大伯母来到慈荫堂时,却发现人已经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