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豪威尔之后,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不留余力的向总统推销自己的想法理念。他觉得像航天研发这种机构,必须要由美国zhèng fu来控制,绝对必能落在私人企业的掌控。
“这是国之利器!必须要牢牢的掌握在zhèng fu的手里!”他如此对总统说道。
艾森豪威尔自有主见,他知道美国很多科研技术都是通过私人企业研发而来的。比如说飞机,二战时期,美国zhèng fu就向那些航空公司下过订单,并且支付了8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zhèng fu需要他们研发出世界上最快的飞机、载重最大的飞机以及飞得最高的飞机等等。
休斯就曾经拿到了700万美元的预算经费,用来研究世界上载重最大的水上飞机。
当时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军需要用这种超大型水上飞机来运送兵员、武器、物资等等。
休斯设计的这种型号为kh1的巨型水上飞机全长97.5米。高15.2米,两翼安装8个带有螺旋桨的普拉特惠特尼2800型引擎。自重300吨,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可以说是“巨无霸”。
可是到战争结束,这艘飞机一直都没有制造出来,并且成为了敌人攻击休斯的一个借口。
总之,这80亿美元里面,有差不多80%都是打了水漂,但扶持起了很多公司并养活了许多美国人。
不仅仅是飞机这种在当时来说属于战争武器的科技,就连原子弹的研发。也都是在洛克菲勒科研中心的统筹管理下弄出来的。只不过原子弹、飞机这些东西研发出来之后。一直都在zhèng fu的管制下。
美国zhèng fu的订单和研发经费就是一块大蛋糕,各个企业就是分蛋糕的人,能分到多少就得看个人本事。至于吃了蛋糕之后,那就得为zhèng fu办事。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具体情况如何。那就不能一概而论。
格伦南的建议是要zhèng fu来负责分蛋糕。不能将这个蛋糕丢出去就算了。这样做的话,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zhèng fu可以通过分蛋糕的权力,牢牢的控制宇航研发的细节。让那些希望吃到蛋糕的企业听话。
坏处就是以后为了得到最大一块蛋糕,许多明争暗斗都会牵涉到zhèng fu机构身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