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在持着兵器战斗,也有几个少年在苦劝,余下的少年皆在旁望了。见到魏天王来了,双方不敢打了,一起不甘地停下手中的兵器。
柳秀看了一下,一方是阿格勒,大安府尹严实甫儿子严藏昭,兵部郎中马步道儿子马毕贞,另一方是刑部郎中韦丘义儿子韦处一,侍御史苗青祎儿子苗汉伦,户部郎中姜申锡儿子姜防舒。
刀剑无眼,不是喂招过招,打着打着打出了真火,六个少年身上都带着伤。
魏天王暴怒地问道:“你们为什么打架!”
阿格勒说:“魏公,他们骂李相公。”
韦处一也不省事,反驳道:“他们说柳贵妃的坏话。”
是因为这个,魏天王也不知如何是好,气愤地走来走去。
柳秀玩味地看着这一幕。
唐皇想倚赖李怀忠,又怕李怀忠专权,有意扶持柳招来节制节怀忠。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平衡之术,有的史书里夸张地描述它是帝王心术。实际不然,一旦国家陷于此术,必然产生严重的割裂,特别领首的人分别是李怀忠与柳招,性质会更严重。
在柳秀心里,该如何治理国家?
唐皇前期便是最好的正面例子。
魏天王以为叶皇后才智不足,隐忍心不够,若是柳秀知道了会很不认同,不但柳秀,侯国公生前对叶皇后评价还可以。至少吴贤妃未进宫之前,后宫在叶皇后治理下,井井有条。
放在朝堂上,提拨贤能为相,才能高的为相时间会长一点,才能浅的为相时间短一点,但皆不会超过六年之久。
时间久了,便会专权,便会形成自己的势力,如同死水,便会发臭,如同久不转动的门栓,久了便会腐朽。
于是唐国得到空前的大治,眼看大唐即将到达大武王朝高度时,吴贤妃进宫了……虽是这个美妹死了,时局如此,她至少得负一半责任,不仅导致了唐皇的堕落,李怀忠得以为相,那怕死了,还留下一个儿媳妇继续误国误民。
想要平衡之术,会有什么下场,眼下便是最好的例证。
但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柳秀还想捞一些好处呢。
他将魏天王拉到边上,低语了几声。
“妙啊。”魏天王听后,大悦道。
他将三十六名少年一起叫过来,说:“你们自己划分,分成三组。”
各个少年莫名其妙,魏天王发怒道:“还不动起来!”
三十几个少年,包括三名真正的青年,他们一起动了起来,才开始乱站一气,站着站着,便自动地组成三伙人。
一方与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