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单元的钢铁蚁穴最为贴切。无数类似磁悬浮列车的载具沿着纵横交错的钢轨呼啸往来,上下升降的工作平台秩序井然地作业,运行中的机械设备喷吐着电光和散热的蒸汽,密密麻麻的工程师等人员蚂蚁一样忙碌着,那些轨道羚羊挂角地依托着“竹竿”立体架设起来,将运载的物资往来周转,没有错,竹竿!希特利借着几台嵌装在岩壁上犹如永不变缺圆月的灯火散发的柔光,看到眼前排列着七八根金属巨柱,还分了竹节一样的层次,每一节“竹节”都会延伸出不同形状的平台,相邻“竹节”的平台又会通过楼梯廊桥以及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相连,形成人与物资的流通。希特利回头看了眼他们出来的电梯,果然,他们正站在一个“竹节”的平台上,竹节代表的是楼层,这根埋在地底的金属竹枝起码有331个竹节!而且还不止,不管是向下的竹节还是照亮区域尽头若隐若现的“竹枝”,都在告诉他眼下看到的也不过是水面下冰山的一角!
希特利想起他曾看过的一部火遍世界的科幻小说《三体》,里面就有未来人类在地下打造巨型树杈立体城市的描写,幻想与现实,原来是联通的。
希特利紧紧跟着杨虎教授,否则这个幼时在苏州园林里找不着路而哭鼻子的孩子,非迷路不可,走过这个疑是工厂的不可思议的立体空间,跨过临时架设的活动钢桥,再顺着一条遍布上上下下的金属楼道的大路,直到拐过几个弯,终于进入了一个比较符合希特利最初设想的地下基地的空间,这个少年成名的机械天才回忆了一下,这个地下空间的整体应该是通过金属铸造的类似竹枝的立柱和贯穿岩层的横梁支撑起来的,这样一想心就平静下来了,本质上依然脱不出建筑学和力学的基本框架,只要还在科学之内,他就还能淡定。
一道接一道钢铁闸门在亮如白昼的甬道里升起,这条道光是看着就戒备森严到了恐怖的地步,必然是通往某个了不得的地方,此时对他们准确说是杨虎教授敞开了心扉,甬道也是全金属打造,这让希特利更加有一种穿行在钢铁巨人体内,即将步入心脏的感觉,最后他们终于在一面深黑色铭刻着横置沙漏标志的金属墙前停下,见杨虎教授依然没有掏钥匙开门的打算希特利也就陪他面着壁,好在对面的人没让他们等太久,只不过机械门左右滑开后现出的阵容还是把他吓了一跳,心道杨虎教授果然有排面。
“辛苦你了,杨虎主任。”领头一身戎装看起来就是不苟言笑的冷酷军大叔敬礼后对希特利露出一个别扭但真诚的笑容,他身后上百名参谋通讯科研各个领域分工的专员组成的小方阵才放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