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全城热议的话题。
大家象电视剧一样每天期待着上海啤酒的广告。
“何先生,”电话里,陶阿满不无得意地跟何宏图汇报道,“除了当年周润发和赵雅芝的电视剧上海滩,还从没有上海市民如此关注电视节目……”
何宏图很满意,他勉励几句,“阿满厂长,样片我也了,广告拍得很好,将来我们的啤酒走出上海,广告完全可以放到央视……”
上海啤酒走出上海?
这是陶阿满以前没有想过的,激动之余,他马上联系黄恰,上海啤酒的平面广告马上推出。
当然,还有电台广告,陶阿满就是要构建起上海啤酒全方位全天候的覆盖网,不管你上海的老百姓走到哪里,都能到听到我们上海啤酒的广告。
“这不是有钱烧得吗?”
秦东带着杜小树坐在一个修鞋摊前,皮鞋的后掌掉了,他过来钉一下。
远处就是一个流动摊点,一个男子骑着三轮车到街上卖盒饭,这些卖盒饭的流动小贩,往往是在街边就近设摊。
九十年代是盒饭的鼎盛时期,在上海一些车站码头、医院门口、闹市区的街边巷口,凡是人多的地方都能见卖盒饭的,这些盒饭都是使用白色的泡沫塑料盒装饭菜。
杜小树买了几份盒饭,就跟秦东、钟小勇等人在修鞋摊前吃了起来,着修鞋的师傅,他没有犹豫,又去买了一份盒饭,修鞋师傅忙不迭地感谢。
秦东抖开一张报纸,上面也是上海啤酒的广告,不过今年是第五天,一家人正为自己的女儿考上大学庆祝,来人生中的大事,什么结婚,升学,升职,生子……上海啤酒把人一生的喜事都概括全了。
“这个陶阿满,没钱请客就请我吃腐乳肉,他却有钱作这么多广告,这少说也得花了一百万吧,有用吗?”
杜小树这一次真的是长了见识,他第一次到电视广告还有这做的,电视、电台和报纸全天侯全方位的的力量,让他震撼。
“对,让他白花钱,赔了夫人又折兵。”见杜小树不吱声,钟小勇就笑着眯起了眼睛。
“不就是找了翱魅广告吗?”秦东接过修鞋师傅递过来的皮鞋穿上,“我还以为他陶阿满有什么章程,洋人不象何宏图,何宏图好歹算半个中国人,这帮人,不管英国来的,还是美国来的,他们水土不服,小树,你说,吃惯了牛排吃地瓜能行吗?”
“姐夫,他们不行,我们行啊。”杜小树龇牙咧嘴地笑道,他又想起那一年藤野清志到秦湾时,他跟秦南两人吃了十几盘牛排。
“所以,我就要让阿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