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看秦东,“唉,这小子……还真是个龙王,会洒肥料的龙王!”
赵云也很是高兴,秦湾一行,真是不虚。
如果用其他处理方法建与二厂同等规模的处理设施,至少需投资250万元以上,吨废水处理率高达五毛钱,如此高的费用,对啤酒厂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他笑着看看大家,嗯,他的课题也有了,这在全国没有先例,嗯,这个课题或许可能帮他晋升副教授……
消息很快传回了阎家渡。
“阎书记,那我们以后浇地就不用肥料了?”
“有水浇地就行,肥料能买,水不能买……”
“那以后我们阎家渡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
……
村民们喜气洋洋,有了水源,省下买化肥的钱了,就可以多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多给老婆买件衣裳。
阎国忠也是满脸高兴,“嗯,”他又想到了二厂那个年轻的厂长,“我老阎说话算数,山坡上那块地就给他们……你们几个,”他指着几个村民,“去,给人家小秦厂长弄点花生,玉米,大豆啥的……”
“行,送几斤?”一个村民大方道。
“几斤?”阎国忠心里早又有了主意,“人家差你几斤花生,你送的是心,是情义!阎玉海家的,你不是手巧吗,用玉米秸编几个笼子,再到豆子地抓几只蝈蝈,去吧,我有用……”
“哒哒哒——”
五零拖拉机行驶在嵘崖街头,很是壮观,四辆拖拉机,一辆装满了玉米,一辆装满了花生,一辆装满了大豆,还有一辆,上面是满满的豆角、西红柿、芸豆、茄子……花生大豆玉米都是很嫩不生,可以现成煮着吃的,蔬菜带着泥,更是新鲜。
“你们找秦东?”
傍晚时分,杜源正跟几个邻居坐在胡同口摇着扇子,就看到了拖拉机,早有孩子跟在拖拉机后面,揪几颗带着泥土的花生放进嘴里……
“你们找秦东?”看几个村民打听着秦东的家,杜源就迎了上去。
“这是秦东的老丈人。”马上有邻居笑着介绍道。
“噢,”几个村民早跳下拖拉机,很恭敬也很热情,“秦厂长帮我们修了水渠,我们来感谢他,都是地里的东西,您别嫌弃……”
杜源瞅瞅车上,确实是地里的东西,可是这东西也太多了吧。
“秦东知道吗?”他的第一反应是不给秦东惹麻烦,“你们留下一点,心意我们领了。”
“我们阎书记说了,这全给秦厂长,我们卸在哪儿?”
“你们别急,我先给秦东打个电话。”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