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啤酒厂——乌卢布列希夫斯基啤酒厂,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营在我们秦湾建立了英德啤酒公司,就是秦啤的前身,1914年北京建立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建立广州啤酒厂前身——五羊啤酒厂……”
中国的啤酒文化至此开始热闹非凡。
“哦,记性很好,”郭鹏表扬道,“我们是啤酒的城市,这段历史得知道……”
今天是非正式的座谈,大家都很放松。
“小秦,我再问你,古代有啤酒吗?”
这倒难住了秦东,中国历史上的“啤酒”并不是无迹可寻,早在一千年以前,我们就掌握了“蘖”法酿制醴(谷物发芽酿酒法)。
只是在时代的发展中,醴逐渐被酒所取代。于是后世我们喝米酒、黄酒、露酒、蒸馏酒......却始终不曾喝到过啤酒。
“你到西德去过,”郭鹏又问道,“国外的啤酒发展什么样?”
“国外的啤酒企业的发展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德国模式,1800多个啤酒品牌共同生存并发展着。
另一种是美日模式,通过高度的集约化经营,大的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无法生存,我认为目前国内是在朝美日模式发展……现在全国啤酒厂813家,中国有句老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些小的啤酒厂会大浪淘沙,湮没在历史进程中……”
郭鹏显然在思考秦东的话,他很快道,“动乱年代年代结束的时候,大家很向往一个美好的未来,开展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
当时就提出开始一个新的长征,新的长征了,大家的建设热情都很高了,就给食品工业部门提出了一个题目,就是在新的长征路上吃什么东西的问题?”
说到吃,大家都笑了。
“我那时在部里工作,当时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当时就觉得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该吃面包不再吃馒头了,饮料呢,我们应该喝啤酒。
可是一看,当时的啤酒呢,只有40万吨的产量,非常的少。老百姓呢,拿着罐头瓶,拿着保温瓶,去排着队买散装啤酒。瓶装啤酒很少见到……”
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现在谁都不会再排队买啤酒了。
“好啊,今年再作出成绩,我一直在看着你,看着你们嵘啤。”郭鹏笑着勉励道。
哦,郭鹏说出这样的话来,大家都看向秦东,惊讶,羡慕、热切……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郭市长,我们厂计划今年变联营为独立运营……”
趁着这个热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