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自己可以不承认。
管家私自安排的!
管家瞒着自己调兵遣将的!
王爷没有亲口下令去调派人手!
……
这段时间有点忙。
但是,庆安的人,忙得脸上溢出了满满的幸福。
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过的喜悦来临。
丰收了!
各家各户,收获的粮食,是几十年来的初次之最多。
过去,每到收获的季节,大草原的胡子就会骑兵过来抢粮抢人。杀人又放火。
所以,农民们往往都是抢着收获。
白天不敢收粮晚上收。
粮食没成熟完全,八分熟了,就抢着收回来。
这样抢回来的粮食,质量不好,产量又低。
今年,千里长城修了起来。
胡子是来了,来了好几次。
但是,来到了长城前,他们便望城兴叹。
这里,过去是他们的摇钱树,但是现在,这里是龙潭虎穴,让他们害怕。
不信邪的胡子发动了冲锋,但是马头撞上了城墙。
他们手上的刀,感到城墙的坚硬。
最后,死伤了不少人后,胡子撤走了。
庆安人悠闲自得地收获着粮油作物,瞧都不瞧那远去的尘痕。
最高兴的是农垦师的农垦士。
十个师的农垦士们,除了一个月内加入的新人,其他的人,他们种的田大丰收了。
这些人,都是从外面加入进来的人。有的人家,生活不下去了,所以,冒着天柱府军的封锁,拖儿带女闯进庆安。
他们只想不被饿死。
哪知道,在庆安,他们活出了个人样。
每家六亩地,种出了一千多斤的粮食。这一千多斤的粮食,上缴三百多斤,自家留下七百斤。
七百斤,足够一家六口人吃上一年。
而且,他们每家,每个月可以收到五十铜币的军饷。
正式军人,每个月五十铜币,而他们这些预备役的军人,则是一半,每个月一人二十五个铜币。
每家两个预备役的军人,相当于一个军人。
所以说,农垦士们,从过去的糠窝跳到了如今的糖窝中。
农垦士们种的是黄米,但是,土生土长的庆安人,种的是小麦。
不错,当初周云让王德显带着人去收集野小麦的种子,并将这些种子交给了庆安人去种。
刚开始,没人愿意种。但是周云发话,将来收获,低于每亩二百斤,差的部分,就由王府补。
在这种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