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我就通过东安王李涤,给李海捎了‘臣妾无心’四字。但李海这个狗东西,对我还不死心!”
李海环顾一下,道:“东宫有些陈旧了!张贵妃管理后宫事务之时,先把她的‘向荣宫’修得富丽堂皇。太子妃如今掌管后宫事务,为何不趁机修缮一下东宫?”
武媚儿微笑道:“臣妾不是不想以权谋私,只可惜囊中羞涩,无钱可用!”
李海笑了起来,道:“太子妃,朕听说,你治理后宫,颇为严厉。”
武媚儿侃侃而谈:“父皇明鉴:历史上,刘邦以宽治蜀,诸葛亮以严治蜀,皆得其所哉!其中原因是:秦法暴虐,万民皆怨,故刘邦以宽仁治之;汉末刘璋暗弱,法律松弛,威刑不肃,故诸葛亮从严治之。俗话说:‘重症须用猛药,乱世须用重典’,昔时,张贵妃管理后宫事务,威严不举,又有李贵妃从中作梗,因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后宫中乱象渐生。臣妾蒙父皇看重,委以重任,接替张贵妃之权柄,自当反其道而行之,方有成效!”
李海点点头,道:“既然从严治理后宫,你为何又把众人的月钱提高了两成?”
武媚儿从容道:“回禀父皇:以臣妾看来,御人之道,无非是刚柔相济,恩威并用!”
李海道:“但朕听说,内务府已是入不敷出,众人这个月的月钱,都是你变卖了嫁妆而垫付的!你何必如此委屈自己?”
武媚儿微笑道:“臣妾相信,在父皇的有生之年,一定能统一天下!父皇百年之后,太子就会登基,那时臣妾就会成为皇后,母仪天下。如今发放月钱的区区小钱,臣妾岂会看在眼里?成大事者,不谋小利!”
李海赞叹道:“好一个‘成大事者,不谋小利’!”
武媚儿嘻嘻一笑,道:“臣妾大体算了一笔账,不用半年,内务府就能出现盈余,那时臣妾就可把垫付的钱收回来!”
李海微微一笑,拿起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放下茶杯,道:“朕当时让太子妃管理后宫事务,颇有一些担心,怕太子妃受苦受累。但现在,亲眼看到太子妃颇有闲情逸致地为太子扇蒲扇,朕就放心了!否则,累倒了太子妃,朕如何向皇太后交待?”说完,呵呵笑了起来。
武媚儿心中暗骂:“李婧那个小妖精每天夜里都受你的蹂躏,‘受苦受累’的是她,却不是我!”
但在表面上,武媚儿却毕恭毕敬地道:“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举重若轻,方能游刃有余!治国如此,治家亦如此!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按法规而行,则国泰家安!”
李海沉思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