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在他身边大摇大摆、乱爬乱叫。他出生时,他的父亲谢迁已然高中状元,任翰林修撰。父亲一贯为官清廉,但因蒙皇恩,宫中赏赐颇多,加上母亲理财有方,家境称得上宽裕。他自幼也是按着大家公子的方式教养长大,何曾见过这样的情景。
他忍着腹中反胃的冲动,将稻草尽力拍上一拍,这才深吸一口气坐下去,开始回忆梨子事件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吏部尚书梁储和右侍郎王鏊虽然俱是严正之人,但却并非不懂风雅,每每午后,众堂官也有品茗谈诗的时候。这时大家都会拿出自己的水果点心,一道分享。
就是在这个时候,同为吏部主事的孙磐有些肺热,一直都在饮梨汤,这时他也就自然而然取了谢丕带来的梨。一旁的侍童把皮削下,又将梨递给他。他吃到最后才发现不对,中心的梨核被挖去,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颗大如雀卵,晶莹剔透的无暇美玉。
孙磐何等人,当日因不满言官改革和翰林院下放,敢在刘健面前直接说李东阳的不是,见到这样的境况,他岂会视若无睹。他当即就取来谢丕桌下的一篓梨,仔细一看,才发现梨是在底部被挖开一个小洞,取出梨核,塞入美玉。
谢丕当时就知是被暗算了,他再三恳求在座之人暂且保密,容他去查明真相,定然给大家一个交待。
众人皆缄默不语,只有孙磐朗声道:“别人畏惧你谢家的权势,我可不怕。如人人都为势所压,为利所诱,天下还有什么义理可言?如你真是清白的,三法司自然会还你清白,可如你收受贿赂,那就应当受到惩处!”他昂首阔步出门而去,一个晌午的功夫这事就人尽皆知。
第二日谢丕就被弹劾,在奉天殿上被拖下狱。三法司会审时,刑部尚书闵珪、大理寺卿周东、都御史张岐、张缙共同审他。他思来想去,绝不能说出这梨的真正来历,可亦不能说是家中带来的,这不是把父亲、叔父和几个兄弟全部拖下了水。
他进退两难,最后只能一口咬死,这梨是他和仆人在街市上买的。他脑筋灵活,将时间、地点和人物都编得似模似样,可三法司去一查,却根本没查到梨贩。
并且,如今是春日,冬梨要储存到今,得费大力气,寻常商贩怎会有这种本事。这一下就让人生疑,本来是无罪,反倒惹出事来。
谢迁在家中本来高坐,他自信他的儿子行得正、立得直,不怕奸邪构陷,没曾想,最后竟然会变成这样。饶是谢迁久经风浪,一下也傻了眼。
庆阳伯府中,贞筠得知消息,已是惊得魂飞魄散。夏启还在对父母道:“以中兄不知是何故,至今都不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