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依旧紧俏, 要正式大批量的回城得等到恢复高考之后了。
沈婉枝倒是并不担心,时间还长呢,不过倒是可以提前准备了,毕竟知青可以回城,驻地不能搬走, 家属们也会继续再这里, 如果因为人手的原因就停掉很多副业的话其实对当地冲击是很大的。
“不会, 人少了就想别的办法, 不管知识青年是不是离开,咱们驻地始终在的,家属院也是在的,咱们边疆依旧要建设发展的。”建设边疆的脚步永远都不会停。
王雅兰虽然已经管理了养殖场不短的时间,但始终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沈婉枝这里向下分配,始终还没独立担过大事,所以遇到问题很难静下心,不过在听到沈婉枝的分析后本来慌张的心也缓了缓。
“沈妹子,那我们现在养殖场是不是可以把现有的任务分配改良一下。”
沈婉枝听到雅兰嫂子第一次主动开始查找问题根源并想着解决,便暂时没说自己的想法而是问她,“雅兰嫂子有什么好想法。”
王雅兰挠挠头皮,“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好想法,总是觉得咱们不能这样一成不变。”
沈婉枝很赞同王雅兰这种想法,现在的养殖场作为一个企业的话,她就是企业高管,是领头人,领头的人的创新非常重要,领头人自己都没有优秀想法难道就指望下面的人吗?
下面的人自己有优秀的想法不知道自己做领导?所以从上层开始有以身作则的改变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好不好也要说出来大家讨论才知道,雅兰嫂子你现在是养殖场的负责人,你应该更自信一点才是。”
有了沈婉枝的鼓励,王雅兰也没扭扭捏捏的,就把自己对知识青年要回城时间事做了自己的分析,首先是先解决工作岗位轮换问题。
现在家属院嫂子们被带领着自学也有些成果了,虽然很多依旧赶不上知识青年的文化程度,不过养殖场很多位置并不需要过高的文化水平。
所以趁着现在具体回城通知还没下发下来,就先让家属院的人把每个岗位都熟悉一遍,所以采取轮岗制度,这个月在这个岗位下个月在下个岗位。
曾经这种轮岗制度在国外非常盛行,人员紧缺的时候需要很多人所能胜任岗位技术要更多,也是人力资源中比较重要的一点。
沈婉枝没想到王雅兰自己已经想到了,所以她对挑选出来这些嫂子真的很满意,很多的问题她们想法真的不差,只是被有限的条件禁锢了。
“沈妹子,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王雅兰想的是家属院的人把这些岗位都熟悉了,未来缺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